帮你快速找医生

【就诊指南】三叉神经痛是哪里疼?该如何彻底“止痛”?

2022年09月05日 9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三叉神经痛就是大家所说的“脸痛”,出现这种症状是很容易与牙痛相混淆的,一般发生在面部,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内、外科病,这种病的特点是:在人体的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闪电样、烧灼样、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让人痛不欲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痛”。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朋友较多,而近年来发现,三叉神经痛也有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

  且不说其病因,单单发作起来,就让人难以忍受,甚至让人觉得有种想要死掉的感觉。可见三叉神经痛是多么的可怕,所以,了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很重要。

  那么,三叉神经痛,“痛”在哪呢?

  扩散程度:疼痛的扩散不呈跳跃式,如第三支痛不会越过第二支而到第一支痛。疼痛亦不越过中线,即使双侧的患者,一侧发作时也不越过对侧。这些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比较常见。

  沿神经走行分布:疼痛的部位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个支或数支,也可由一支开始,尔后扩散到其它支,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这就是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面部:发作时,患者受累的半侧面部可呈现痉挛性扭曲,发作终止后有时出现交感神经症侯,主要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为患侧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并伴有流泪、流涕、流涎等。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肌痉挛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这也属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三叉神经痛严格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三大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叉神经痛彻底“止痛”的方法—显微血管减压术

  初期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卡马西平:这种药物用在70%的患者身上,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是也存在1/3左右的患者无法耐受这种药物带来的贪睡、眩晕、消化道不舒服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一开始服用时,每日服用2次,逐渐就可以改成每天服用3次。每日服用的剂量在0.2~0.6g内,可以分开2~3次来服用,每天最多使用的量是1.2g,不要超过这个剂量来使用。苯妥英钠也可以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不过治疗效果没有卡马西平理想。

  药物治疗初期三叉神经痛效果较好,但是长期服用则效果甚微,因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尽早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评估,达到治愈的目的,王景教授介绍:显微血管减压术针对病因治疗,优点是可在解除局部血管压迫的同时,保留三叉神经感觉传导的完好,也不会出现面部感觉的丧失,术后治愈率95%,并发症发生率将在2%以下,由于显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止痛效果明显,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因此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