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自选感冒药必读

2022年03月28日 83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医学中感冒是指因外邪侵入人体引起的以头疼、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西医学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性生物。下图为电镜下的冠状病毒。     大约有200种病毒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和柯莎奇病毒等。

    细菌多为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少见革兰阴性杆菌。上图为显微镜下的链球菌。

    西医治疗“上感”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抗病毒、抗生素治疗。伪麻黄碱减轻鼻部充血。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生素。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热不超过2天,一般无需抗病毒治疗。奥司韦林、利巴韦林等带“韦林”的抗病毒药有较广的抗病毒谱。

    中医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较多,需要辩证治疗。如果需要方药、汤药,请找中医医生诊治、开方、购买。在购药前,以下信息需要了解。

    1.外感风寒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解表法也叫汗法,运用发汗解表的药物,以开泄腠理,调和营卫,祛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方法。温法,即祛寒法,是作用温热的方药,来祛寒邪和补益的一种方法。

    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及毒性等。     四性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酸,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甘,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2.外感风热 

    【证候】发热,微恶风,或有出汗,头胀痛,咳嗽、咳黄稠痰,口干微渴,咽喉作红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3.外感暑湿

    【证候】身热,微恶风,有汗不解,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晕沉,咳嗽咳粘痰,鼻流浊涕,心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解表清暑,芳香化湿。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寒凉的方药,通过泄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楚热邪的一种方法。

    4.气虚感冒

    【证候】恶寒发热,或热势不盛,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补法,也叫补益法,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

    5.阴虚感冒

    【证候】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头痛,心烦口渴,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苔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阴、阳,是对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凡是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自选感冒药时请自行充分、仔细比对症状和非处方药的说明书,最好向专业的中西医医生咨询。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