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世界标准刷牙姿势公布!

2018年07月31日 83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大多数人不把口腔问题当回事儿,更不会把牙周病和癌症联系起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刷牙不彻底导致的牙菌斑、牙周炎问题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风险。

据报道,1/5的癌症患者有口腔感染和发炎症状。一项研究更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最新研究也发现,牙周病会让食管癌风险增加228%,胆囊癌风险增加73%,并与乳腺癌、肺癌等关系密切。

一部分牙周病来自遗传或错误的用牙习惯,但绝大多数牙周病都是清洁不到位所致。

年纪轻轻,牙齿就松了

国际口腔医学界有一个公认的“80/20”原则,即80岁时至少存留20颗健康牙齿。

然而现状是,有人20多岁就口腔问题频发;30多岁就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还伴有牙周炎;才过50岁牙已经掉了好几颗……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35~44岁人群(检查32颗牙)平均存留牙数为29.4颗,牙齿缺失率为37%。

以口腔内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无附着丧失或附着丧失不超过3毫米为标准,牙周健康者不足两成。

牙周病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但其早、中期没有明显症状,绝大部分国人又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因此很难早期发现,直到牙齿松动时,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牙不好诱发5种病

牙周病治疗及时基本可以痊愈;若任其发展,则引起深部的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炎。

轻度牙周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腔异味;
中度牙周炎会导致咀嚼无力、牙床肿痛、牙龈退缩、牙根暴露;
重度牙周炎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疼痛等症状,无法咀嚼食物,最终牙齿脱落。

多项研究表明,牙周病除了与癌症相关,还可能诱发以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口腔是一个细菌储存库,一旦有了牙周病,牙骨吸收,细菌趁机入侵血液循环系统,形成暂时性菌血症。

若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就可能形成心内膜炎;若进入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消化道疾病
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内科专家首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它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罪魁祸首。

后来医学专家在唾液、牙菌斑中也检测到了这种病菌。一旦患了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浓度就会大增,随着吞咽进入胃部,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肺炎
牙周炎越严重,患者得肺功能就越差。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

早产
牙龈发炎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释放出炎性因子,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更容易早产。此外,孕妇牙痛影响进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间接损害胎儿健康。
糖尿病
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并且病变损害严重、进展迅速,经常伴发牙龈脓肿等。

反过来,牙周炎会使胰岛素受体迟钝,胰岛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因此,控制糖尿病必须控制牙周感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