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管安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9年07月08日 60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有多种发音重建术用于全喉切除患者的言语重建,以满足无喉患者语言交流的强烈愿望。我院自2006-2007年间共行全喉切除I期Groningen发音管发声重建手术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1.6岁,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按喉癌发生部位分为:声门上型3例,声门型2例,跨声门型1例。患者均行全喉切除+一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期Groningen发音管安装术。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颈过伸位,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术前先行气管切开术,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根据患者病情,完成颈清扫及全喉切除术后,常规咽缩肌切断,经术腔将一个特制的短小食管镜放入食管内,然后在距气管造口上缘下1cm处的气管食管壁上用配套的三棱刀直接穿刺进入下方的食管镜内,通过食管镜用一导丝将发音管从穿刺孔内拉出,嵌在气管食管壁上,然后缝合关闭咽腔,冲洗检查术野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拆线后即可进行发声训练。最初训练加压呼气以获得持续平稳的气流,1-2天后练习发声,从单音节开始,逐渐训练进行多个音节的发声。发声时头略向前倾,颈部放松,拇指用适当力量按住气管造瘘口,均匀用力将气体呼出送入食管及下咽部即可发声。   

1.3 手术优点  在行全喉切除的同期行Groningen发音管安装不影响肿瘤的彻底切除,拆线后即可进行发声训练,创伤小,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手术治疗。

二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加强心理护理  全喉切除患者术前均担心术后失去发音功能而影响生活质量,同时对重建发音有疑虑,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心理研究已经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为了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采取的护理措施:①术前一天访视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②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发音管的作用原理、手术方法及效果,并介绍同种手术患者的资料,以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③术日晨热情接待患者入手术室,多陪伴患者,各项操作要与患者沟通解释,并保持手术室的安静,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1.2 做好各项术前的常规检查;做好颈部皮肤的准备及口腔清洁;术前放置胃管,并做好肠道的准备。

2.1.3 手术物品的准备 准备好全喉切除术的常规器械,7号或7.5号气管切开套管,Groningen发音管安装器械一套。

三  术后护理

3.1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2-3天后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进食时避免讲话以免误吸,如发生误吸要及时通知医生。饭后要及时进行口腔清洁。

3.2 造瘘口的护理 造瘘口每日换药,及时清除造瘘口周围的分泌物,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注意有无出血、红肿等感染的征象,检测体温,注意观察Groningen发音管的位置,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3 注意呼吸 术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4 指导发音 拆线后即可指导患者发音,先从简单的单音节开始,逐渐扩展训练从单词到短的语句,并注意语调的练习,提高发音的质量。并定期做好术后随访。

四  总结    全喉切除术后气食管造瘘、置人工发声体已成为重建发音功能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全喉切除同期行Groningen发音管安装能提高喉癌患者对手术的认同,能有效提高喉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精湛的手术技术,还有赖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因此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意颈部伤口及造瘘口的护理,有效的发音功能训练,完善的出院指导及定时的术后随访均有助于手术的成功。使用后需定期随访观察,须定期更换,如使用时间较长,在发声体表面可形成由细菌或真菌组成的微生物膜,其可损害发音体,缩短发音体寿命。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任彦 杜晓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