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于直肠出血的那些事儿

2016年08月02日 807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直肠出血的事实

●直肠出血是血液通过肛门排出。

●出血可能导致大便带有鲜红血液,栗色或黑色便。出血有时也可能是隐匿的(肉眼不可见)。

●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肛裂,痔疮,憩室病,结肠癌和息肉,结肠息肉移除,血管发育异常,结肠炎,直肠炎,和梅克尔憩室。直肠出血也能从来自胃,十二指肠,或小肠的出血发现。

●直肠出血可能未必是痛苦的;然而,其他可能伴随直肠出血的症状是腹泻,和腹部痛性痉挛。

●直肠出血通常由消化科医生和结直肠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直肠出血的来源是由病史和体格检查,肛门镜检查,可屈性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内脏血管造影,以及血液检查确定。

●如果存在输血,直肠出血通过纠正低血容量和贫血,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止血,以及预防再出血进行管理。

●如果可以发现出血的原因并能确切地治疗,直肠出血是可以预防的,例如,通过移除出血的息肉或肿瘤。此外,寻找其他异常可能是合适的,比如,息肉或血管发育异常目前尚未出血可能未来会出血。这需要消化道内镜检查或手术。

直肠出血意味着什么?

       直肠出血(医学上称为便血)是指鲜红便从肛门排出,通常混有粪便和/或血凝块。所谓直肠出血是因为直肠位于肛门上方,而粪便中的鲜红血液的确来自直肠,但也可能来自胃肠道的其他部分。直肠出血的严重程度(即,排出血液的量)变化很大。大多数直肠出血发作是轻微的,会自行停止。很多患者报告称他们只观察到数滴鲜红色血液。一般而言,轻度直肠出血在门诊就可进行评估和治疗,不需要住院或紧急诊断治疗。

       出血也可能是中度或重度的。中度出血患者将反复排出鲜亮或暗红色(栗色)血液,通常患有大便和/或血凝块。严重出血患者可能排出几次大便或含大量血液的排便。中度或严重直肠出血会迅速耗竭患者身体,导致无力,头晕,几乎昏厥或昏厥的症状,以及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从坐姿或仰卧位站立时血压下降)临床表现。极少数情况下,出血可能严重到因失血引起休克。中度或严重直肠出血通常是在医院进行评估和治疗。出现血容量下降症状和临床表现的患者通常需要紧急住院,和输血。

粪便的血液颜色

       粪便中的血液主要来自上消化道(胃和十二指肠,偶尔来自食管)或下消化道(结肠,直肠,和肛门)。虽然小肠也可能是便血来源,相对于消化道的最上部分和最下部分来说,小肠是罕见的出血源。大多数人们认为便血意味着大便中包含红细胞,但并非总是如此。

       结肠是消化道的一部分,食物在小肠消化并吸收后,未消化食物通过结肠排出。结肠主要是将未消化食物中的水分移除,同时储存未消化食物直到它从体内作为粪便排出。直肠是结肠的最后15cm。肛门(肛管)是粪便从体内排除的出口。总而言之,结肠,直肠,和肛门,肌肉管被称为大肠,或下消化道。

       结肠可进一步分成三个部分:右半结肠,横结肠,和左半结肠。右半结肠,也称为升结肠,是来自小肠未经消化消化食物进入第一次沉积在结肠的部分,这离直肠和肛门最远。横结肠在右半和左半结肠之间形成一个桥梁。左半结肠是由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组成。乙状结肠连接降结肠到直肠。

       粪便中血液的颜色通常主要取决于胃肠道出血的位置。一般来说,出血部位越接近肛门,血液越鲜红。因此,从肛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出血倾向于鲜红,而出血来自横结肠和右半结肠倾向于深红色或栗色。出血来自上消化道,取决于血液在胃和小肠的保留时间,粪便颜色将从鲜红色到栗色,到黑色。如果大便血液是红色或栗色,通常是指直肠出血。

       来自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常常是黑色,“柏油样”(粘性)和恶臭。黑色,有臭味,柏油样便称为黑便。当出血是在胃中而血液暴露在酸中或者在小肠保留时间过长,通常会发生黑便;然而,如果血液通过结肠缓慢转移,黑便也伴随结肠出血发生。

       来自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的血液通常不会停留在结肠直到细菌将其变黑。极少数情况下,来自右半结肠,小肠,或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大量出血可以通过消化道引起血液快速转移,同时导致鲜红色的直肠出血。在这些情况下,血液会通过结肠如此快速迅速以至于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血液变黑或变暗。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

       另一种粪便血液“类型”是隐血。隐匿性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缓慢丢失进入上或下消化道,不会改变大便的颜色或者带来可见的鲜红色血液。便血仅能通过实验室大便检查(粪便潜血试验)检出。粪便隐血有很多和直肠出血相同的原因,可能与活性出血症状相关。例如,来自溃疡,结肠息肉,或癌症的缓慢出血可能引起粪便混合少量血液。隐匿性出血通常会带来贫血,是与血液中铁丢失(缺铁性贫血)有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