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骨不连

2018年11月06日 84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疾病概述
  凡骨折8个月后骨折两端未能达到骨性连接的骨折,称为骨不连。区分骨折愈合与骨不连,主要决定于骨折间物质是否已骨化,也有学者提出,6个月骨折未能达到骨折愈合时为骨不连。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并发症,又称为骨折不愈合,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X线照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不论如何长久的固定也无法使它连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关节与骨病专科尹峰
疾病病因
  一、全身性因素
  全身性因素主要包括病人的代谢和营养状况、一般健康状况和活动情况,激素、药物、年龄、性别、人种、营养和其他因素等,最近有报道吸烟也可以引起骨不连。
  二、技术性因素
  技术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治疗方法不当引起的。如:感染使骨折端坏死以及营养血管闭塞,破坏骨痂形成的正常进程,骨质吸收或形成死骨,导致骨不连。
  其次,治疗不当使骨折端分离;不能消除骨折端不利的异常活动及应力;肌肉收缩力使骨折断端间隙增大,如尺骨鹰嘴骨折,膑骨骨折等。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损;骨折间隙嵌有软组织。
  另外,严重开放性骨折造成软组织损伤,影响骨折端血运,骨不连发生率也较高,可达5%~17%。手术切开复位,因骨膜剥离过多,骨不连发生率可高于闭合复位的4倍。传统的坚强内固定和一期愈合与应力遮挡,钢板下的血运破坏发生率较高,易发生坚强内固定后的骨吸收以及拆除内固定物后的再骨折。
  三、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过程异常也可导致骨不连,如:骨痂形成障碍、骨痂钙化障碍、异常分化、骨改建塑形异常等。
  四、疾病因素
  骨折后的软、硬组织损伤具有促进正常骨愈合的作用,称为区域性加速现象(RAP)。临床上某些疾病可使RAP低下,包括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区域性主要感觉丧失、二磷酸中毒、严重放射性损伤和营养不良等。
疾病论证
  中医理论认为,骨不连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可从归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的机能上讲,他损伤了五脏、经络、正气亏损难复,有可耗伤气、血、阴、阳。因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阳亦渐衰。血虚过久累于阳,造成脏腑功能的吸纳输布失职,经络运行受阻,营卫不和,精血津液失调,肢体无以濡养使病情趋于复杂。
  2,从局部的机能讲,他不可避免地损及肌肉经血,导致了内伤出血,淤灌组织内这些离经叛道之血凝聚于患部,阻滞微循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使患部的疏泄失调,又给病情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再者手术或是外伤后的血肿死腔血凝块等又使得患部的气血双亏,气滞血瘀、邪毒雍滞、邪实正虚,而不能滋养筋骨,或气机血能处于静止懈怠状态,不能履行应有的职能,患部出现了气机的不畅,精血津液淤顿,影响骨组织的愈合能力。
疾病症状
  (1)骨折端有异常活动:骨折在6个月以上,作骨折端活动检查时,若有异常活动,即可诊断为骨不连。
  (2)疼痛:骨端在移动时或试做负重时,产生疼痛。
  (3)畸形与肌萎缩:未连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缩短与旋转畸形。由于长期不能使用肢体,关节挛缩畸形与肌萎缩都可出现。
  (4)负重功能丧失:骨干骨折后的骨不连负重功能丧失,但某些股骨颈骨折有跛行。
  (5)骨传导音降低:骨不连或延迟连接,骨传导音较健侧弱。
疾病诊断
  1、检查骨折端有无异常活动,是否伴有疼痛、压痛及传导叩痛。
  2、X线片应注意骨折端骨质疏松程度,有无骨端硬化、骨端萎缩及髓腔封闭,有无假关节形成。
  凡骨折8个月后骨折两端未能达到骨性连接的骨折,称为骨不连。区分骨折愈合与骨不连,主要决定于骨折间物质是否已骨化,也有学者提出,6个月骨折未能达到骨折愈合时为骨不连。
疾病治疗
  目前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自体骨移植、更换固定方式、自体骨髓移植、中医中药等以及这些方法的不同组合。
  中医治疗以祛邪扶正为主,佐以活血通络,及时消除血管内外炎性变的连锁反应因素,控制和消除瘀阻继续发展。对有创腔或窦道者透皮用药以提引式拔除瘀毒病邪为目的,对无创腔或窦道所致的骨不连,使用透皮扩散式以温经散寒祛瘀生新,达到增强血液循环,消散对局部所生产的各种有害的致炎介质,来改善患部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使血液中携带的氧、内分泌、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能直接供应给患部组织,同时带走组织内的废物,活跃和恢复处在懈怠状态下组织的做功能力。
  骨的愈合是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组织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动态过程。而对本病症的治疗过程,就是要从一个比较复杂的病理改变过程,逐渐演变为从病理到具有病理生理性体液有恢复与修复的改变过程而达到治疗本病症的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