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一双绣花鞋,两块烤红薯-患者的万千关爱

2017年02月27日 6306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医学是神秘的殿堂,小时候每当我看到步履匆匆的身着白衣的人们,都会是满脸的羡慕。长大后我坚定地报考了医学类院校。从接触临床伊始,反复被教导“病人是最好的老师”,“前人所有的一切积累都是向病人学习来的”。因此尽管各种任务都非常繁重,但我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临床中。


在病房,就多到患者床边,有的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症状不典型,或者病情复杂,往往不能在初始接诊时都能表述清楚,需要医生初步分析判断后反复询问患者可疑疾病的相关表现,以得到疾病诊断的关键线索。


5年前,我是病房主治医师,收治了一名老太太,65岁,起病已经7年了,初始怀疑自身免疫病,但她既往病史有脾大、淋巴结肿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同时伴有乏力、体重下降、下肢麻木等症状,查体可见皮肤色素沉着,我怀疑患者可能是POEMS综合征。进一步行肌电图检查提示患者存在神经源性损害,内分泌检查泌乳素增高,有胸腹水、心包积液,但是查免疫固定电泳未发现M蛋白。而M蛋白是确诊该病的必要标准,于是联系检测机构(我院不能检查)进一步查血游离轻链,发现血κ/λ比例异常(为0.23),证实存在克隆性浆细胞增生异常。至此,困扰了患者多年的疾病终于得到确诊,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患者及家属非常感激,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为了搞清楚疾病所做的各种努力。老人在住院闲暇时间手工缝制了四双红色喜庆的绣花拖鞋送给我,我至今珍藏。


《黄帝内经》有言:“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很多是已病了,是否临床医师只能做“下医”,只有预防医生能够做“上医”?其实不是,临床医生仍大有可为。例如对待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肾病综合征有四大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竭、血栓栓塞并发症、感染、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这是前辈们早已总结出来的。当我们接诊已经明确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评价患者有无这些并发症,有发生风险的要进行预防,已经发生的需要针对病情进行治疗,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将来他们还可能面临什么样的风险,需要怎么配合以预防及治疗这些情况。对于需要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要反复交代怎么漱口、戴口罩、如何注意感染,什么时候需要警惕激素诱发类固醇相关糖尿病等等。我们的预防和告知到位,患者后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一旦发生患者能够知道如何正确寻求帮助。


在门诊每天需要接诊大量患者,在高强度工作中如何不漏掉需要进一步诊治的患者确实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敏锐的判断能力。1年多前一位老爷子来到门诊,既往有肾结石,此次发现少量血尿、蛋白尿,这样的患者在门诊非常常见,很多时候看起来用肾结石也能解释。但经过我的判断,他不同于寻常的肾结石患者,是变形红细胞尿,血肌酐刚刚超过正常高限,但患者并没有其他主观不适。经过排查,发现患者ANCA-MPO高滴度阳性,经过住院肾活检提示是血管炎肾损害,刚刚出现少量新月体。ANCA相关血管炎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一旦活动起来患者可能出现新月体肾炎甚至肺出血。所以早期识别出这种疾病给予正规治疗就可以避免患者后续发生危险情况。目前随访一年余,患者肾功能稳定在100-120umol/l左右,血管炎无明显活动。老爷子给医院院长办公室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写道“我和赵大夫非亲非故,但赵大夫急病人所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同时认为我们医院“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是我的主攻方向,透析室中的工作需要非常个性化,患者表现出来同样的高血压、高磷血症、高钾血症等,但背后原因却各不相同。有一位透析中高血压的患者非常棘手,她有残肾功能,每次到透析三小时收缩压就升到180mmHg以上,我们想了各种办法,调整用药,加用RAAS抑制剂,调整透析液钠浓度,调整透析液温度,更改促红素使用方法,调整好血钙、血磷、PTH等等,经过几个月摸索为患者制定了一套治疗计划,患者血压大部分时间可以比较稳定。患者也将这些努力记在了心里。有一次周二下午我出门诊,她透析结束走到医院门口,看到烤红薯想着我可能饿了,买了2块烤红薯专门送到门诊五层的诊室。看着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我真的非常感动。


现在,很多老病人有我的微信,利用工作之余我帮他们答疑解惑,在网络就诊平台上也有很多患者和我保持良好的互动。这么多年的工作,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医学知识和经验,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我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将继续与患者并肩作战,一起成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