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希翼胃来,关爱健康

2020年03月13日 81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希翼胃来,关爱健康

------胃癌防治进行曲

     2018年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癌症数据,在我国胃癌发病率男性约为30/10万、女性约为18.36/10万,死亡率男性约为21.48/10万,女性约为13.33/10万;无论从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来看,胃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而从全球范来看,近一半新胃癌病例和死亡病例均生在中国。如何防患未然,关您胃的健康,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胃,依然是我的主

一:胃癌的发病因素:

    在我国,胃癌高区成人幽螺杆菌(Hp)感染率在60%以上。一方面幽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硝胺而致癌;另一方面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胞的度增殖,致癌变的发生;另外幽螺杆菌的毒性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日常生活中,不良的、高盐饮食、重度酒、吸烟也成为引起胃癌潜在的致病因素。

此外,公众意薄弱也是我国胃癌高的主要因之一,由于广大市民早期胃癌筛查的识比较薄弱,90%的胃癌患者检出时已是处于展期,往往因此失了最佳机。

 

二、对胃癌认识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年轻人,胃病都是小病,胃癌是中老年人才患的;

  生活中,有胃病的市民不在少数,大部分人自己去药店买点胃药草草应付了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如中、老年人。其实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病理过程,从胃炎、胃糜烂、胃溃疡,到癌前期病变,再发展成癌症,到癌症出血、梗阻、穿孔、转移,有时候切除的胃标本,可以观察到严重的糜烂、胃炎、溃疡与胃癌同在,只是以前没有做过胃镜,也没有正规到专科医院就医,延误诊治罢了。

 

误区二:年轻人生了胃病不需要做内窥镜检查

胃镜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检查与治疗手段,胃镜的检查医生是在直视下进行,随着无痛胃镜的广泛开展,也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做胃镜的恐慌与畏惧,胃镜对食道、胃、十二指肠一览无余。可以观察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溃疡、出血、糜烂、胆汁返流,而且还可以在内镜在进行一些相应的治疗。

 

误区三:年轻人抵抗力强,患胃癌也都是早期

   年轻人得胃癌有早期的,但是比例往往比较低,而且年轻人胃癌恶性程度相对比较高,预后效果也比较好。这是由于年轻人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肿瘤生长、增殖比较快,肿瘤细胞容易早期转移,大部分年轻胃癌患者,就诊时已是进展期,因此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

误区四:现在医学发达,胃癌都能切除

    胃癌能否获得根治性切除,需要手术中探查而决定。胃癌根治手术包括胃全切除、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及腹腔淋巴结清扫,都是建立在全面探查后决定的,能不能切除,需要怎么切除,是行部分胃切除,还是全胃切除+根治性淋巴结清扫,需要手术医生在术前、术中进行综合评判。

 

误区五:胃癌5年生存率高

胃癌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称为胃癌的5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的高低与病人病情、治疗方式的选择等密切相关,5年生存率是用来评价治疗效果的。如果患者经过治疗能生存5年以上,那么可以认为其治愈的可能性达90%。依据目前的研究表明胃癌复发和转移,大部分是在手术根治术后3年左右,如果能经治疗后生存达5年以上,那么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概念便下降了很多。当然5年生存率,并不意味着只能活5年,此时意味着治疗效果已接近治愈了。

 

误区六:胃癌是可传染的,是不转移的

    胃癌不是传染病,因为没有传染的所具有的传染特性,与胃癌患者一起生活是不会感染胃癌的。

对于胃癌而言,除了淋巴结转移,还能发生血液转移、种植转移。胃癌人群中,女性占有很大部分比例,而这些有的是在妇科查出卵巢肿瘤后,再从病理、免疫组化“顺藤摸瓜”而查到的胃癌,这种情况就是Krukenberg瘤,以胃癌转移至卵巢多见。患胃癌的青年女性卵巢转移率高达14%,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很大比例。Krukenberg瘤诊断明确,往往意味着原发肿瘤的分期已是晚期了,一般综合治疗后预后也比较差,生存期相对比较短。

 

三、胃癌有哪些常见表现呢?

    1、临床表现:随疾病的发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状况逐渐发生改变,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可时隐时现,也可长期存在。如上腹隐痛、钝痛、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和消瘦等;少数溃疡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溃疡样症状,呈节律性疼痛,反酸,内科治疗可缓解等。有的患者胃癌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发生癌变,而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症状已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更易使患者和医生放松对胃癌的警惕,而延误诊断时机。某些早期胃癌也可以出现呕血,黑便,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而就诊。

   但是在胃癌中最常见的始发症状,约80%患者与消化不良表现极为相似,如发生腹痛,一般开始较轻微,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可以为隐痛,钝痛。部分可以有节律性疼痛,尤其胃窦胃癌更明显,甚至进食或服药可缓解。老年人痛觉迟钝,多以腹胀为主诉。这些症状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就医时也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

   胃癌病变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无转移至有转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发展至进展期胃癌时,尤其在浸润穿透浆膜而侵犯胰腺或横结肠系膜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极少数癌性溃疡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现腹部剧痛和腹膜刺激征象。部分患者可出现日益消瘦、乏力、贫血,营养不良、梗阻等表现,最后表现为恶病质。

2、主要体征:可以无任何体征。或仅有上腹部压疼。中晚期胃癌多数上腹压痛明显。有1/3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滑,有触痛,尤其患胃窦部癌的消瘦患者更易发现肿块。至于转移灶如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的出现,更是晚期胃癌的证据。

   另外,由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并常因转移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体征。如肝转移可出现肝大,黄疸等,卵巢转移可发现卵巢肿大和大量腹水,肺部转移可有呼吸困难等。

   胃癌伴癌综合征也可成为重要体征,如血栓性静脉炎、皮肌炎等。晚期患者可有发热,恶病质等。

 

四、防患未然,从筛查开始,我们要“捕风捉影”(这里意思并非是用似是而非的迹象来做根据)去发觉胃癌早期的“蛛丝马迹”。哪些人需要进行早期胃癌的筛查呢?

 

首先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其次有以下几条高风险的人群: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4.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有胃癌的;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摄食高盐食品、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

 

五、胃癌早期有哪些常见的筛查方法呢?

1.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 (PG、PG)、血清胃泌素17(G-17)、Hp 抗体等项目。这些能较好地反映胃黏膜萎缩及胃癌发生的风险;当胃蛋白酶原比值(PGR)低于 3.89,G-17 高于 1.50pmol/L 时,胃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新型胃癌标志物 MG7 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

3.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同时需要进行尿素呼气试验;

4.内镜检查:对于前面所说的高风险人群进行有目的内镜检查,目前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具有与胃镜相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筛查方式。另外超声内镜、CT、MRI、PET-CT等也有助于诊断。

 

六、得了胃癌是不是就没得治了呢?

    不是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以及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腹腔热灌注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等,具体的治疗方法、方式仍需依据病情情况而定。预后的情况也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

 

七、胃癌预防的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尤其是避免腌渍食物、霉变食物、油炸食物辛辣食物的摄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多食蔬菜(如绿叶菜)、水果和豆类,避免过热、过烫的进食方式,饮食易于消化,同时要维持营养均衡的合理膳食,

   2、积极防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切勿盲目相信民间传言的某些偏方、秘方;

   4、戒烟戒酒;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适量有氧运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同时本身也有防癌功效。经常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的人胃癌发病风险更低。

   6、补品进食要慎重:许多人总觉得需要通过保健品来补一补,以达到健康的目的,生了病以后就更应该补。甚至还有些人觉得吃啥补啥,实际上,保健品的使用应谨慎,人体营养素需求是通过均衡的膳食而获得的,一些成分不明的保健品不但无效,反而可能有害,目前相关的报告已层出不穷。

 

总结:胃癌防治进行曲,依然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且建议有类似情况或者可疑情况及时到专科就诊。(部分参考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爱好者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