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听神经瘤外科治疗进展

2008年12月14日 66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属于颅底肿瘤,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75-80%,通常生长缓慢,平均年增长率为2mm。绝大多数为单侧,好发于中年人,发病年龄为30-60岁。听神经瘤常被认为是脑肿瘤,其实听神经瘤并不位于脑实质内,而是起源于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鞘,向颅内扩展而形成,是典型的前庭神经鞘瘤,但是临床上仍习惯沿用听神经瘤一词。

       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可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先驱阶段: 1890 年 Von Bergmann 首次尝试经枕下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当时竟用手指剥离肿瘤,又因出血难以控制,手术死亡率高达 100%。 Cushing 开创了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新纪元, 1917 年报告的一组听神经瘤患者,其手术死亡率为 15.4%,使当时总的平均手术死亡率降至 33.9%。(2)治疗阶段: 1925 年至 1960 年为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阶段,在这一时期,抗菌素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器械不断改进,特别是双极电凝器及麻醉技术的发展使听神经瘤真正进入手术治疗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Dandy,他于1925年首先报告听神经瘤全切除术,至1940年,他报告的听神经瘤手术死亡率已降至 10% ,而且大部分肿瘤得以全切除。 Olivecrona(1940)也是这一时期有重要贡献的外科医生。(3)面神经保留阶段: 1961 年 House 首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引入听神经瘤手术,使听神经瘤手术治疗进入面神经保留阶段。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双极电凝、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神经影像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 1972年CT的问世,使神经影像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由直接显示肿瘤代替了由脑血管造影和脑室造影间接显示肿瘤的历史。1961年至1974 年期间,听神经瘤不仅可以全切除,而且尚可保留面神经,手术死亡率降至 8% ,肿瘤全切除率达 83.6%,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 79.3%。( 4 )听力保留阶段:自 1975 年至今的 20 多年来,听神经瘤的手术进入了听力保留阶段。高分辨率的 CT、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局限于内听道内的小型肿瘤能得以早期诊断。特别是近10年来,三维影像技术、术中导航设备、超声吸引器、电磁刀、内镜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使听神经瘤手术平均死亡率降至 1.8% ,肿瘤全切除率升至93.5%,面神经解剖保留达 87.5%,听力保留率达 23.7%。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术效果会更好,例如 Samii1997 年报告 1000 例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率为 97% ,手术死亡率 1.1%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 93% ,蜗神经解剖保留率为 6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