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冬季气温降低,导致脑出血高发,老年人需要注意这些!

2021年11月19日 82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气温明显降低,病房里脑出血的患者明显增多,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为什么一到冬天老年人就很容易脑出血呢?

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的时候,血管由于低温刺激而收缩,就会导致血管内壁受压增加,血压升高;寒冷也会刺激肌肉收缩,肌肉一旦收缩,就会对里面的大中小动脉产生挤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人体的血压会从9、10月份开始,逐渐攀高,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4、5月份,整个过程血压升高幅度在5到10毫米汞柱左右,甚至高达20毫米汞柱。接着,血压会慢慢下降,而等到夏天,也就是每年6到8月份,就会迎来一年中血压最低的时候。

而造成老年人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冬季血压升高,会大大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较高,一般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这也从医学的角度反映了农村的那句谚语:“ 老人难过冬!”

临床上造成脑出血的原因不止高血压一个,那么引起脑出血常见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1. 高血压和血管硬化所致,由于脑动脉血管壁的中、外层相对比较薄弱,若是长期血压高、血管硬化样变,容易导致血管自发的破裂脑实质内出血。

2. 血管继发病变,出现血管动脉瘤或是血管畸形等,引发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有哪些?

➤ 基底节区出血。这是脑出血最好发和最严重的一个部位,约占脑出血50%~75%。其中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会出现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也就是常说的“三偏”症状。半数左右病人双眼球向出血例凝视,优势半球出血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

➤ 脑叶出血。以额、顶部位多见,临床上缺乏神经系统体征,早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头痛,并伴随呕吐症状。如果脑出血伤害到脑部功能部位,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小脑出血。占据脑出血4%,主要以病急、头痛、眩晕、呕吐为特点,少数人会出现强迫头位。

➤脑室出血。在原发性脑出血中少见,继发性脑出血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此类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往往根据室内积血量情况而定。

大兴医院神经外科贾栋主任提醒老年人:

冬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压,多监测血压,保持平和的心情,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也要注意保暖,出门的时候带上围脖、帽子保护颈动脉、脑部血管。

如果出现血压有比较大的波动,千万不要在家自行调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服用控制血压的药物。

如果出现以下5种症状就要及时的去就医,这些都是脑出血的表现:

01 会有剧烈的头痛感或者头晕。

02 语言表达能力异常,失语或者是说话不清楚。

03 昏迷或者嗜睡,丧失意识,有部分的患者会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的情况。

04 部分的患者会呕吐恶心。

05 一边或者是双边的肢体麻木乏力,有偏瘫的症状的表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