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全民营养周︱饮食少油健康“加油”神经内科周君主任提醒:过量摄入脂肪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

2024年05月21日 105人阅读

  全民营养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措施。中国营养学会在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确定每年的5月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今年5月12-18日是第十届全民营养周,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等,主要来源于烹调油和畜肉。《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总脂肪人均摄入量为79.1克,其中烹调油和畜肉脂肪的贡献率分别为53.4%和24.3%。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神经内科周君主任表示,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肥胖主要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

  超重肥胖者由于机体长期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容易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都是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具体表现为:

  1.心肌功能受损

  心肌细胞周围堆积的脂肪会干扰其正常代谢和功能发挥。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长期可引起心功能不全。

  2.血脂异常

  脂肪过多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血管内斑块形成,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3.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在动脉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由于脂肪过多引起的。该病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

▲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4.冠状动脉疾病

  脂肪过多可能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影响血液供应,进而诱发冠状动脉疾病。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5.高血压

  脂肪过多会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间接导致血压上升。而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显著增加卒中发生的风险。

  饮食少油健康“加油” 请收下这些“减油”建议

  在百姓餐桌上,油脂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日常我们该如何才能正确合理地做到饮食少油,为健康“加油”呢?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注册营养师徐海云表示,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烹饪美食必不可少的主角,“饭菜香不香,就看油放得多不多”。但过“油”不及,摄入过量或食用劣质油,可增加饱和脂肪酸等的摄入,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负担和隐患。因此,最好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譬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推荐凉拌)等。

  徐海云表示,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能帮助降低血清胆固醇,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著名的循证医学数据Cochrane于2020年发表的荟萃分析纳入了1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对比试验,收集分析59000多名参与者的数据显示,少吃饱和脂肪酸2年以上,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降低21%。

▲ 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她结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中国居民“减油”核心信息,给出了如下建议:

  1. 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1/3。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

  2. 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建议选择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

  3. 不同烹调油的营养构成不同,多样化选择有利于营养平衡,建议采购烹调油时适当调换品种。

  4. 在外就餐和点外卖时注意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5. 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6. 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畜肉摄入不超过500克。

  7. 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健康饮食习惯,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等更应控制脂肪摄入,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

  最后,神经内科周君主任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个醒,除了减少油脂摄入外,还应定期体检,排查是否存在尚无症状的病灶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一旦无明显诱因出现单侧肢体乏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患上脑卒中的可能性,立即拨打“120”急救,尽快送至具备脑卒中救治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