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渐冻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案

2021年02月24日 1033人阅读

1、病例介绍患者,男,68岁,农民,因构音障碍,渐进性四肢无力9个月,吞咽困难1月余就诊。患者来诊前9个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左手拇指屈曲、伸指无力,逐渐加重,进展至左手其余四指。左侧前臂、上臂不能持物及抬臂,渐累及双下肢,不能由蹲位站立,尚可自己行走。来诊前1个月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渐加重,入院时只能进食牛奶、鸡蛋羹等。就诊前15天,出现右上肢无力,病来有四肢肌肉“跳动”感,伴肌肉渐瘦。查体:构音不良,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舌肌震颤及萎缩;双手大小鱼际、指间肌及双足趾问肌萎缩,左手肌肉萎缩尤甚;双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均4级;双上肢肌束震颤;双侧膝反射亢进;Hofmann征双侧阳性;Babinski征左侧阴性,右侧阳性;掌颏反射双侧阳性;下颌反射双侧阳性。行颈椎MRI,示C3~7椎间盘轻度突出。肌电图检查,示左拇短肌、左胫前、左角肌成神经源性损害;左正中神经、左腓总神经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稍慢,远端潜伏期延长,诱发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给予“五龙荣肌汤”治疗半年,吞咽好转,肌跳减弱,病情延缓发展。2、讨论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脚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致残率极高,发病率约(1—6)/10万。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线粒体病理和氧化损伤;蛋白质与神经元变性;基因突变,目前公认SOD1基因突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有关;谷氨酸转运蛋白通过氧化损伤使EAAT2蛋白减少而影响在谷氨酸的转运。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和体征并存,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与锥体束征不同的组合,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大部分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常规节段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正常,而部分患者也可以出现“传导阻滞样”的电生理表现,但其发生率极低。运动神经元病分为四型:肌萎缩侧索硬化、脊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和进行性延髓麻痹。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其最显著特征是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损害,舌下、舌咽、迷走和副神经核等最常受累。肌电图呈典型失神经支配改变,失神经与神经再支配现象同时存在,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异常对该病诊断有显著的意义,阳性率高达94%。本病平均病程约3年,进展快者起病后1年内即可死亡,进展慢者病程可达10年以上。随着病情持续进展,患者最终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并发呼吸道感染死亡。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