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血尿酸500多,医生却说没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8年01月07日 9570人阅读

明明化验单显示:血尿酸525umol/l↑,但自己的主治医生却说:没事,不用担心。是不是医生假前心已经放飞,太忙看错了?


其实,并不是他的医生看错,想知道怎么肥四?往下看!


肾功能不全时高尿酸诊断标准不同

在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定义为:男性血尿酸> 420 umol /L( 7 mg /dl) ,女性> 360 umol /L( 6 mg /dl) 则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主要经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此,血尿酸水平自然会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而升高。


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尿酸诊断标准,不同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需要做相应地调整。


根据国际上最权威且使用最广的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的建议: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60ml/min/1.73m2),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定义如下:


当血肌酐轻度升高~132umol/l之间时,血尿酸大于535umol/l;


当血肌酐在132~176umol/l时,血尿酸大于595umol/;


当血肌酐大于176umol/l时,血尿酸大于714umol/l;


老王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180umol/l,血尿酸水平525umol/l,并不能同其他肾功能正常一样大于420umol/l就被认定为高尿酸血症。


肾炎是怎么回事?

肾炎是一个大概念,代表了一大类疾病。在肾内科,有数十种肾病类型都归为肾炎。


具体到每一个疾病的话,那我们常说的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FSGS、紫癜性肾炎、狼疮肾、乙肝肾等等,都属于肾炎这一个大类。


医生单从尿常规、肾功能、B超这几个基本检查是没办法区分患者是哪种肾炎的,通常需要做一些更详细的检查,甚至是肾穿刺,才能把肾炎的具体类型搞清楚。


慢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的肾炎都是慢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急性肾炎(这里特指急性肾小球肾炎,全名叫“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以下同上)。


有的人说急性肾炎拖久了没治好,慢慢就变成慢性肾炎,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


一个人得了肾炎,其实在发病最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是慢性肾炎还是急性肾炎。如果这个人得的是急性肾炎,那么病情在随后的几个月自我调整中,就慢慢恢复了,急性肾炎者所得的病理决定了他这个肾炎就是自限性的,会缓解,不会演变为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一提到肾病综合征,一些人觉得很恐怖,其实,肾病综合征就是一个发病状态的描述,并不代表预后不好。


只要肾病患者符合尿里面有非常多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大于3.5g/天;血里面的蛋白质因此而明显减少,血白蛋白小于30g/L;满足这两个条件,就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肾病综合征,简单理解就是患者既有突出蛋白尿、又有血白蛋白明显减少的这么个状态,别无其他意义,两个指标就可以判断。


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病名,也不能单从肾病综合征这个名字来判断是严重还是不严重,更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不能因为听起来恐怖而失去信心。


肾功能不全又是怎么回事?

上面的概念都是从患者的患病种类来说的。


而不同的肾功能则有自己另外一套判定标准,肾功能跟具体是哪种肾病类型没有绝对关系。严重的类型也有肾功能好的,不严重的类型也有肾功能差的。


而肾功能不全,通常就是指血肌酐高了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1.73m2的患者。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肾功能分5个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90ml/min/1.73m2为1期;60~89ml/min/1.73m2是2期;30~59ml/min/1.73m2是3期,15~29ml/min/1.73m2是4期;小于15ml/min/1.73m2是5期。


肌酐正常者,通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也在1~2期。1期属于肾功能正常期;2期是肾功能接近正常;


血肌酐开始升高,通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在3期及3期以后。从3期开始之后,属于肾功能不全,肾功能到第5期为尿毒症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