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秋季腹泻,妈妈们预防和护理要掌握!

2017年09月05日 1865人阅读

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是罪魁祸首!

引起急性肠道炎症的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一、特点:
1、发病年龄低,4个月到2岁的宝宝是高发人群。
2、经粪——口传播
感染者呕吐物或排泄物中的轮状病毒附着到一些物品后,宝宝小手摸到沾染上病毒,经由口吃进传染引起。包括饮水或食品。
3、先吐后泻感冒,发热、呕吐和腹泻,大多是先吐后泻,从未感染过的宝宝初次感染表现会更严重。


二、症状和危害:

1、食欲不振、疲倦无力。潜伏期2到3天后,开始腹泻,大便为水便样或蛋花样,次数多量也多,一天甚至可以高达十几次。
2、首要危害,是因上吐下泻导致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情况严重时会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3、秋季腹泻导致宝宝肠道黏膜受损,吸收能力减弱,营养吸收不良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三、怎么办?
1、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

A.补充水分,预防宝宝脱水并缓解症状!

B.口服免疫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力!
C.轮状病毒不怕胃酸,感染后,病毒极易在肠道内迅速增殖,病毒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甚至16天更久,只要护理得当,就可逐渐自愈。


2、喝温开水
防脱水威胁生命。所以一旦宝宝出现腹泻,妈妈要及时给宝宝喝温开水!


3.口服免疫因子—安全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免疫因子—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通过包裹、结合病毒表明靶器官、抑制病毒DNA复制等方式来抗病毒。抗病毒消炎杀菌,修复肠黏膜,帮助宝宝更好增强抵抗力!


4、不可擅自使用抗生素
病急乱投医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不仅杀不死病毒,还会导致宝宝肠道菌群失衡,反而加重腹泻,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


5、不要轻易选择静脉输液
除非医生判断宝宝属于重度脱水才能选择静脉输液。


6、家长要学会判断宝宝脱水程度
A.轻度脱水:宝宝精神较差,眼窝开始凹陷,皮肤稍干;
B.中度脱水:宝宝精神萎靡,表现得不愿意玩了或烦躁不安,皮肤口唇干燥。眼泪少于平时,尿量减少变黄;
C.重度脱水:包括上面,血压下降,手脚冰凉、脸色苍白、前囟和眼窝深陷,无尿


7、可选择补充“二合一”且纯度92%的水苏糖
人体肠道中存在一定数量有益菌,宝宝腹泻,就会造成肠道有益菌群比例下降,导致菌群紊乱失衡。水苏糖促进益生菌繁殖和增强活性。有利于肠道菌群的恢复,促进康复。


四、日常护理要点:


1、饮食安排                            
A.腹泻期间,宝宝进食量和吸收的营养比平时少,所以此时的营养需求反而增加,所以一定要坚持进食,只是在饮食的提供上注意一下:
母乳喂养的宝宝,轮状病毒感染期仍然坚持哺乳,母乳可为宝宝提供营养,提升抵抗力;
B.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稍微将奶冲淡。一般腹泻时宝宝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如果严重,最好更换无乳糖奶粉,宝宝康复后再转奶回普通配方奶。
C.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腹泻期间不要添加新的辅食种类;
D.已经开始成人饮食的宝宝,饮食提供应清淡、稀软以利于消化和吸收。另可适当给宝宝提供熟的苹果泥,其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禁忌:切忌给腹泻宝宝高糖食物或液体如甜饮料等,因为这会加重体液的丢失。


2、预防红屁屁
A.曾有新闻报道一女婴应为腹泻家长没有护理得当,导致宝宝严重尿布疹甚至感染败血症。所以腹泻宝宝的臀部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家长应在宝宝每次便后用便后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为了避免娇嫩皮肤的溃烂也可用棉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防尿布疹膏霜。
B.家长切记一定要注意观察,发觉宝宝排泄后立刻更换纸尿裤或尿布,避免宝宝屁屁皮肤长时间被排泄物侵蚀。这点非常重要!


3、腹部保暖
腹泻宝宝要避免腹部再受凉加重病情,可给宝宝穿着肚兜即使宝宝活动也可保证肚脐不受凉,还可以用小暖水袋用温水给宝宝热敷肚子、轻轻抚摸揉摩小肚子,不仅能缓解不适,还可给予宝宝精神上的抚慰。


4、注意观察
A.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呕吐、腹泻的情况,注意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和尿量。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刻送医就诊:
B.持续12到24小时的呕吐或呕吐剧烈;
C.难以进水或进食;
D.严重腹痛;
E.腹部肿胀隆起;
F.出疹子或黄疸,皮肤或眼睛变黄;
G.血便;
H.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


五、如何预防:
1、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寒凉油腻!
3、避免接触腹泻患者,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暂停上幼儿园,在家调养,以杜绝病毒传播。
4、注意宝宝使用的玩具等,能够触摸到的物品、家具要勤洗擦。
5、接种疫苗。一年接种一次即可。接种了疫苗并不是说宝宝就能100%不被感染,只是会降低被感染的几率以及减轻感染的症状,所以妈妈还是要注意预防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