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出去旅游一趟,我的耳朵怎么就出问题了呢?

2020年03月02日 86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暑假啦,又到了带着孩子出去耍的季节,为了让你的假期更加美好,不留下遗憾,今天杜杜再次推出我们的科普——气压创伤性中耳炎!!!

有它在手就好比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至少会让你减少甚至避免耳朵的不适,好让它带你更好的去聆听世界的美好,让你更好地放松心情,宽阔自己的心境,忘掉不开心,迎接新的美好。
1.定义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又名航空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常见病,是指大气压力突然增高引起鼻咽部及咽鼓管压力增高,咽鼓管圆枕受压,耳内压力快速低于大气压,咽鼓管不能被动开放,引起的急性单侧或双侧中耳通气障碍。临床表现为耳痛、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及耳鸣,少数患者会出现眩晕及眼震。多见于乘坐飞机的降落过程中或潜水员深潜时。

(上图是正常状态下的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示意图 )

2.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闷胀不适、耳鸣和听力下降。当鼓膜破裂时,患者自己还可感觉到耳内炸裂的声音,突然感耳内刺痛,听力急速下降,伴有眩晕、恶心的感觉。

(上图是飞机起飞时鼓膜内的压力示意图 )
飞机上升时,由于中耳压力高于外界压力,双耳可出现胀闷不适的感觉,咽鼓管阻塞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




3.病因

(上图是咽鼓管的示意图)
因为咽鼓管与鼻咽部通过鼓室与外界相通。一般情况下,咽鼓管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我们打哈欠、吞咽,用力捏鼻时才瞬间开放。当航空条件下,在气压变化时,特别是飞机下降过程中,外界气压逐渐升高,中耳内气压相对下降,出现负压,而因为咽鼓管的单向活瓣作用,导致外界气体无法自动进入鼓室,使得中耳内外压力不均衡,从而造成耳内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不适。
病理性因素:鼻、咽部的急性炎症导致咽鼓管阻塞;牙错位咬合、下颌关节疾患等也可造成咽鼓管阻塞;其他原因比如说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咽肌麻痹等情况,以上情况时不利于咽口开放,致使中耳负压发生航空性中耳炎。
非病理性因素:飞行员、乘客等,飞机下降时未作恰当的咽鼓管开放动作,帮助调节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 。
4.治疗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让鼓室内外压力平衡。若有鼻腔 、鼻咽部或中耳细菌感染,需应用抗生素治疗。

 乘坐飞机后耳部不适久不缓解的时候,应尽早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通过耳内镜检查明确外耳及中耳病变情况;鼻内镜检查,排查航空性中耳炎鼻部诱因,同时行听力学检查,判断听力损失情况。
一旦诊断成立,可以使用黏液促排剂、鼻腔黏膜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若无明显缓解,可以行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或置入导管扩张治疗。若还是不能缓解,中耳仍是负压,还可以行鼓膜切开置管。患病期间切忌用力捏鼻或咳嗽。

还有一种因为潜水造成的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是否合并其他器官的气压伤比如:肺气肿、气胸、大血管气栓形成等。如果出现了以上并发症,需要在放置鼓膜通风管平衡压力的同时积极尽快行高压氧治疗,促使氮气等惰性气体气泡从组织回到液体中。
5.预防

·  坐飞机耳朵出现难受感觉时,健康人可以做打哈欠、咀嚼、吞咽等动作, 能缓解不适症状,也可以通过捏鼻鼓气来调节中耳内外的气压。

·  患有鼻炎和鼻窦炎的人在飞机起飞和降落前,可向鼻内滴用少量麻黄素等血管收缩剂,减缓咽鼓管口黏膜的肿胀。但切记此类药物不宜频繁、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导致药物性鼻炎的发生。
而对于曾经患有航空性中耳炎的旅客,最好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出行,尽量不要坐飞机。


【1】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

【2】高岩. 高海拔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192-193.

【3】韩德民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98-100.


作者:杜晶艳   编辑 :杜晶艳
绘图:樊知桐  审校者:刘锦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