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乙肝抗病毒药物种类及特点

2018年06月16日 81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抗病毒治疗是治本。乙肝病毒复制是驱动乙肝病毒相关疾病的关键因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乙肝治疗最基本的治疗。

 

   常用药物。目前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有:传统的α干扰素(普通干扰素)、PEG化的干扰素α(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磷丙替诺福韦)。

 

   干扰素的特点。基于干扰素的治疗疗程相对固定,在其治疗撤消后仍具有持久性反应,但相对于核苷类似物而言,干扰素副作用较多,常见副作用有:流感样症候群、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掉头发、免疫相关疾病加重、加重糖尿病、精神疾病等。现干扰素已经较少用于HBV感染的治疗,仅在特定患者中应用。

 

    核苷类似物的特点。核苷类似物通常仅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需要长期用药。核苷类似物总体来讲是高效且安全的,但长时间使用后,其抗药性的出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现有的核苷类似物中,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磷丙替诺福韦具有高耐药屏障,不易发生耐药,作为慢乙肝治疗的一线用药。磷丙替诺福韦已于2016年在美国上市,暂尚未在我国上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