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跟腱损伤治疗及康复

2017年10月14日 95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跟腱是人体最长最强大的肌腱,长约15cm,起于小腿中部,由上向下逐渐增厚变窄,在踝的后部最窄,但较厚,止于跟骨结节后面的下半。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在站立时固定踝关节,防止身体前倾,同时对负重、奔跑及跳跃起重要作用。跟腱损伤的病因较多,可由外伤直接引起或其他病变如肌腱炎、滑囊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所致继发性损伤。跟腱损伤除因直接暴力引起外,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在膝关节伸直、足尖着地或足部强力背伸、跟腱突然猛力收缩时,即可引起跟腱损伤。老年人因跟腱变性,更易损伤。正常情况下,肌-腱-骨复合体在受力方面是均匀一致的。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足部所处位置变动无常,主动肌收缩缺乏完全协同作用,引起力量承载不平衡,极易引起跟腱这个薄弱环节的损伤。另外,由于跟腱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注射,虽然可能减轻毛细血管扩张、渗出性水肿,但由于抑制毛细血管的再生及代偿,会加重缺血,也是导致跟腱损伤的因素。因此运动性跟腱损伤是在自身发生跟腱病或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创伤与积累劳损是其主要诱发因素。

一、临床表现:
1.跟腱可见裂隙;
2.足抗跖屈阻力减弱;
3.再次行足抗跖屈阻力检查时,在断裂跟腱处侧方挤压缺乏“坚硬”感。X片上软组织影、超声以及MRI检查均显示跟腱缺乏连续性。
二、治疗原则
运动性跟腱损伤早期手术治疗是跟腱功能恢复的关键,非手术治疗很难使回缩的断端对合满意,缺损处最终由瘢痕连接,使跟腱相对延长,影响功能恢复且跟腱再断发生率高。因此,对于新鲜跟腱损伤,若无禁忌症,最好立即手术修复。尽管非手术治疗给伤者带来的痛苦较少,但自体腱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有限,非手术治疗不能保证断腱对端密切接触,间隙内填充的新生组织改建成腱纤维常需要很长时间。另外,跟腱损伤的治疗应避免腱部分变长,这一点非手术治疗很难做到。因此,对于大多数运动性跟腱损伤者,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方法。手术后恢复期,积极进行理疗及运动疗法。

三、跟腱的康复锻炼方法
1.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屈肘,增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这时会感到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4-5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2.双手扶着桌子,上身前倾,双足前后错立,重心放在位置在靠后的腿上,抓牢前方支撑物,屈双膝下蹲,保持双脚足跟触地,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3.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身体保持直立,面向楼梯,手握护栏保持身体平衡,足跟悬空,逐渐放松小腿肌肉,使足跟尽可能放低。感到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
四、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而诱发疼痛;
2.坚持热水泡脚踝、热敷,或者理疗;
3.外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
4.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见效,可以尝试封闭治疗(局部注射抗炎药物),治疗期间强调充分的休息。
5.慢性跟腱炎会使跟腱的强度下降,从而易于断裂。避免剧烈的跑跳动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