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儿脑积水如何早发现?怎样才能发现宝宝有异常?

2018年07月26日 70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脑积水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一大因素,近几年来,儿童脑积水的发病趋势呈上升状态,不仅给患儿带来了痛苦,更给患儿家庭带来了苦恼,甚至有部分父母选择放弃对脑积水患儿的治疗。其实,家长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专业医生制定的方案开展治疗,患儿多数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那么,家长要如何早发现宝宝脑积水呢?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米伟阳

脑积水是怎么发生的?

脑积水是指过多的脑脊液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积聚。脑积水的“水”是指大脑组织分泌的脑脊液,正常状态下的脑脊液对大脑的保护和生理功能的行使都有重要作用,脑脊液的量若超过正常范围就形成“积水”了。任何引起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通路受阻、吸收障碍的病变均可引起脑积水,进而引起脑室扩大,脑实质相应减少,引发一系列生理病变。

那小儿脑积水症状是什么呢?

1.头围增大: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进行性增大,前囟也随之扩大和膨隆。头颅与躯干的生长比例失调,如头颅过大、过重而垂落在胸前,头颅与脸面不相称,头大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颅骨菲薄,同时还伴有浅静脉怒张,头皮有光泽。

2.前囟扩大、张力增高:竖抱患儿且安静时,囟门仍呈膨隆状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动时则表示颅内压增高。 随着脑积水的进行性发展,颅内压增高的症状逐渐出现,尽管婴儿期的颅缝具有缓冲颅内压力的作用,但仍然是有限度的。婴儿期颅内压力增高的主要表现是呕吐,由于婴儿尚不会说话,常以抓头、摇头、哭叫等表示头部的不适和疼痛,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嗜睡或昏睡。

3. 破罐音:对脑积水患儿进行头部叩诊时(额颞顶叶交界处),其声如同叩破罐或熟透的西瓜样。

4. 头颅透照性:重度脑积水若脑组织(皮质、白质)厚度不足1cm时,用强光手电筒直接接触头皮,如透照有亮度则为阳性,如正常脑组织则为阴性(无亮度),本法尚有助于鉴别蛛网膜囊肿和硬膜下积液。

5. “落日目”现象:脑积水的进一步发展,可使第三脑室后部的松果体隐窝显著扩张,压迫中脑顶盖部或由于脑干的轴性移位,产生类似帕里诺(Parinaud)眼肌麻痹综合征,即上凝视麻痹,使婴儿的眼球不能上视,出现所谓的“落日目”征。

6.视神经乳头萎缩:婴幼儿脑积水以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较多见,即使有颅内压增高也看不到视神经乳头水肿。

7.神经功能失调:第Ⅵ对颅神经的麻痹常使婴儿的眼球不能外展。由于脑室系统的进行性扩大,使多数病例出现明显的脑萎缩,早期尚能保持完善的神经功能,晚期则可出现锥体束征、痉挛性瘫痪、去大脑强直等,智力发展也明显比同龄的正常婴儿差。

8.其他症状:脑积水患儿常伴有其他畸形,如脊柱裂、眼球内斜(展神经麻痹所致)、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亢进,发育迟缓或伴有严重营养不良。

那家长要如何早期发现宝宝脑积水呢?

家长可根据上面介绍的症状,通过细心观察,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也可通过测量宝宝的头围来发现问题。正常新生儿的头围是33~35厘米,出生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1.2~1.3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1岁时,婴幼儿平均头围为46厘米,第2年增加2厘米,第3~4年增加2厘米。五岁时,正常儿童头围可达50厘米。而脑积水患儿头围可达同龄正常孩子头围值的2倍以上。

在这里,西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提醒广大家长们:一旦怀疑孩子患有脑积水,应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头部CT检查。对于经CT确诊为脑积水的患儿,还需再做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引起脑积水的原因。

发现脑积水后,该怎么治疗?

小儿脑积水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儿童脑积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积水症状。是将患儿脑室内积存的脑脊液引导到腹腔中,然后再进行吸收,让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实现有效的平衡,最终实现减轻脑积水的目的。

当发现小儿患有脑积水后,应及时治疗,避免耽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例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患儿智力等方面损伤无法恢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让儿童健康成长,未来充满阳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