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精液不液化,困住精子的“牢笼”

2017年08月28日 136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原创2017-08-28


话说,精子为抱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场血战,从阴道向输卵管,一路冲破艰难险阻,损兵折将,最后才能邂逅卵子,结合成受精卵。人生之路也便由此开始!

但“美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在精子与卵子相遇的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精液不液化。

精液真的只是“液体”吗?相信99%的男性朋友都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



人类正常精液在射出体外后,很快变成半固体凝胶团块,胶冻状,也就是那种粘乎乎的状态。通常在室温下几分钟内,就开始液化(变得稀薄)。随着液化继续,精液会变得更加均质和十分稀薄,在液化最后阶段仅存留少量小凝团。

精液没有液化的时候,精子是被困在里面的。当液化开始,成千上万精子从胶冻状或凝胶团块中脱离而出,犹如万马奔腾,活力四射,进入女性生殖道后,去寻找等待着的小卵子,最后完成“授精”。

相反,如果精液液化异常,精子无法释放出来,甚至影响到部分精子寿命,最终会对生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精液不液化的定义

室温下,通常精液15分钟内完全液化,很少超过60分钟或更长时间不能完全液化或不液化。

如果时间超过1小时才开始液化或液化不完全,就是病理状态,叫作精液不液化或精液不完全液化。

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精囊腺所分泌的凝固酶和(或)前列腺所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异常,所以对于男性附属性腺功能指标的检测意义重要。

那么精液不液化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1、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可能会影响精液液化。


主要是因为前列腺液是精液重要组成部分,而前列腺液中有液化因子,此液化因子在前列腺分泌功能减低时其活性减弱,影响精液液化。

2、精囊腺疾病:

有一种蛋白叫凝固蛋白,来自精囊腺,该蛋白同样参与精液液化过程,该蛋白分泌增加不利于精液液化。




3、睾九功能失调:

睾丸发育异常或功能失调,可影响体内睾酮分泌,而精液的产生离不开这些性激素的调节;同时,睾酮降低可影响前列腺、精囊腺等附属性腺分泌功能,最终导致精液液化异常。

4、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使盆腔充血明显,导致生殖系统功能紊乱,其中包括前列腺分泌功能,液化因子减少;另外,长期精索静脉曲张的部分患者可出现睾丸萎缩,睾丸分泌功能失调,睾酮分泌减少,也会共同导致不液化的发生及加重。

5、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影响附属性腺功能,导致精浆成分改变。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容易影响到前列腺等器官,与精液液化密切相关,影响生育。



既然这么多因素都会造成精液不液化,这个影响生育的大问题可不容忽视。

精液不液化或液化不完全在临床上较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并不重视,所以视而不见或抱有自愈心态。

这样会延误治疗,不利于生育,尤其是存在其他生殖疾病时,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病原微生物感染等等。

对于以上情况要早发现早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



撰稿专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