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2024年06月26日 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问题组织专家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来,我国眩晕的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大家对眩晕

的认识逐渐清晰,诊断和治疗方案日趋规范。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相关理论的更新,又

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对7年前发

表的《眩晕诊治专家共识》进行适当的更新。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就眩晕诊治的相关问题组织专家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来,我国眩晕的诊

疗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大家对眩晕的认识逐渐清晰,诊断与治疗方案日趋规范。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相关理论的更新,又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对7年前发表的《眩晕诊治专家共识》进行适当的更新。

一、相关的概念

关于眩晕或头晕的定义和分类,国际上目前存在2种方案。美国2位学者Drachman和Hart在1972年把头晕分类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眩晕是指外界或自身的旋转感,晕厥前是指将要失去意识的感觉或黑矇,失衡是指不稳感,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较难定义的症状。专注于研究前庭疾病的跨学科国际组织巴拉尼协会,于2009年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姿势性症状和前庭-视觉症状:眩晕是指没有自身运动

时的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头晕是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但不包括现实感丧失和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姿势性症状是指不稳感和摔倒感;前庭-视觉症状是指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或运动引发的视物模糊;上述4组症状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类。除头晕之外,巴拉尼协会对前庭症状的界定清晰,较美国学者概念有明显的进步。国内的临床实践中习惯于使用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概念。其中,眩晕和头晕的含义与国外基本一致,头昏是指头脑不清晰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通常与自身运动并无关联。

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准确和完整的病史采集可以使70%以上眩晕/头晕的诊断近乎明确,但由于对“眩晕/头晕”等词意理解的差别,一些病历中常出现“同词不同义,同义不同词”的现象,影响了资料的可靠性;一些病历中还存在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信息的丢失,导致诊断要素的缺损。本共识建议:问诊需要还原眩晕/头晕的真实场景,并使用简练的语句如实地记录;在准确掌握前庭症状的若干亚类的定义之前,病历记录应避免仅仅使用简单的“头晕”或“眩晕”等词组替代对平衡障碍场景的描述;眩晕/头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因素,须完整地记录。

眩晕的病因诊断对众多医生而言,一直是个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理论普及和辅助检查技

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眩晕已能确诊

;但由于眩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和内科等众多领域,

[1]

有些病理生理等根底问题至今仍未能明确,局部眩晕的病因在理论上尚难明确,因此给临床实践

带来困难。此篇专家共识着眼于常见眩晕的标准化诊疗,同时尽可能地全面概括少见眩晕的临床

特点,此外,本文也将涉及局部头晕的内容。

一、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

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头昏指

[2-3]

的是头脑不清楚感

。眩晕和头晕的发病机制不甚一致,但有时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眩晕往往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相对而言,前者的发生率更高;头晕

既可以是上述疾病恢复期的表现,也可以由精神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周围性眩晕占30%~50%,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其次为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占20%~30%;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分别占15%~50%和5%~30%;尚有15%~25%的眩晕原因不明。儿童眩晕与成人有肯定的区别,但总体趋势是:中枢性眩晕〔主要是外伤后眩晕和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约占19%~49%;单病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是:良性阵发性眩晕,外伤后眩晕以及中耳炎相关性眩晕

二、国内神经科医生在眩晕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知识缺少。首先表现在诊断方面,询问病史时缺少针对性,常常遗漏病因、起病形式、延续时间、伴随病症和缓解方法等,而70%~80%的眩晕是可以通过有

效问诊而确诊或明确方向的。针对眩晕的辅助检查设备有限、评判水公平有待提高,如眼震电图的检查过程不够标准;MRI检查部位的针对性不强;局部后眩晕脑血管狭窄的病例未性相关检查而漏诊。在一般诊疗中,眩晕常常被拘泥于几个本来认识就模糊的疾病,例如:椎-基底动脉供血

缺少、颈椎病、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或笼统地称之为“眩晕综合征〞。其次表现在医治方面。由于不了解前庭康复的重要性,长期应用前庭抑制药物,延缓了前庭功能恢复;采纳手法复位医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比率过低等。

三、常见眩晕的病因及诊疗建议

对于眩晕而言,周围性和中枢性病变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医治以及预后等完全不同。鉴

于此,实践中将脑干、小脑神经核以及核上性病变所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反之,则称为周围性眩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