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不同于其他癌,有一种肺癌恶性程度低,大多数术后不需要任何治疗

2022年02月19日 89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一个网友问诊平台咨询,这是一个肺癌术后病人,手术后一个月,病理分期是IB期,病人咨询是否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治疗。从患者上传的病理报告来看,患者为神经内分泌癌(G1 类癌)。肺类癌已经行根治性手术,不需要任何术后辅助治疗,也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到底什么是类癌?

类癌是起源于内分泌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在消化系统,可发生于食管到直肠的任何部位,比较常见部位为阑尾远端、阑尾其他部位、小肠、直肠、胃和十二指肠。大约10%的类癌见于支气管、肺、胸腺、甲状腺、卵巢、宫颈和睾丸。

类癌尽管组织结构像癌,但一般在局部浸润性生长,较少发生转移,故称类癌。由于类癌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故有内分泌功能,会产生5-羟色胺 、组胺、激肽释放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活性物质,引起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高血压、心动过速等症状。在手术切除癌肿的病灶之后,这些症状往往就会随之消失。

什么是肺类癌?

肺类癌属于少见性肿瘤,约占肺部肿瘤的1%-2%。肺类癌起源于支气管肺粘膜及粘膜下腺体的嗜银细胞,即Kulchitsky细胞。这些细胞浆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具有分泌功能。

根据类癌的生物学行为,肺类癌分为: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典型类癌占多数,约90%,其分化程度高,非典型类癌分化程度差,呈侵袭性,仅占10%左右。

从发病年龄来说,肺类癌中位发病年龄为45岁,典型类癌的平均年龄比非典型类癌要年轻10岁,典型类癌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

从发病部位来说,肺类癌可以发生在肺门(中央型类癌)和肺外周(周围型类癌)。由于越靠近中心支气管,粘膜内的K细胞分布越多,发生类癌的机会越大,所以中央型类癌多于周围型。尤其是典型类癌多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周围。

从预后来说,肺类癌生长缓慢,预后好于常见的肺鳞癌、肺腺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典型类癌即便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5、10生存率也能达到92%、88%。而侵袭性不典型类癌的预后相对差一些,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和24%~52%。

治疗上,根治性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典型类癌术后一般不考虑化疗,而侵袭性不典型类癌,不管有没有淋巴结的转移,目前还是推荐术后化疗,但类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

晚期患者化疗有效率不高,根据病灶有无分泌功能,可以采用一些特殊药物治疗。对于无分泌功能的晚期类癌,口服药物依维莫司被证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016年已上市。对于有分泌功能的典型类癌,善得定等生长抑素类药物有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