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欧阳恒老师辨治皮肤病的经验(年会讲稿)

2018年08月01日 78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各位老师,各位同道:下午好!

   我是来自湖南省中医院欧阳恒名老传承工作室的继承人李小莎,感谢学会给我这次机会,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欧阳恒老师辨治皮肤病的经验。

  首先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欧阳恒老师,欧阳恒于1939年出生于湖南安仁,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二、三、四批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他不但医技精湛,擅长治疗银屑病、尤其是脓疱型银屑病、白癜风、慢性荨麻疹、湿疹,系统性硬皮病等皮科疑难杂症。更重要的是医德高尚。欧师从2009年发病至今,只要他力所能及,都会尽力为病人服务,哪怕是带着呼吸机、输着液体,他也不拒绝。他说“将心比心,要是我得了病,也想找个好医生看。”2013年一名患者无意中把欧老师带着呼吸机看病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报道,感动无数网友和患者,被称为“最美老中医,大医精诚的典范”,并入选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欧老师不仅是名医,也是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中医皮科人才,作为他的弟子,我们有责任把他的仁心、仁术、仁德传承和发扬下去。

    欧老师从事皮肤科临床50余年,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在辨治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下面我浅谈一下他在辨治皮肤病方面4个特点。

  1、整体辨证,首辨阴阳

  欧师临证辨治从整体观出发,重视局部整体结合;“形于外,必诸于内”,临证时既重视皮损辨证,更重视整体体质辨证;重视皮肤疮疡与脏腑的内在关系。他告诫我们辨治皮肤病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见皮治皮,如一见红色风团就辨风热而疏风清热,一见肿胀渗出,就辨湿热而清热利湿;一见干燥瘙痒,就辨血虚风燥而养血润燥,结果往往效果不佳。

   1.1当整体证候突出时,辨证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皮损

例如:慢性荨麻疹患者,每天起风团,色红灼热,吹风加重,瘙痒剧烈,夜寐不安,患者素来怕冷,手足冰凉,神疲嗜睡,舌苔白润,脉沉细。整体辨证为:卫阳不固,阳虚里寒证,欧师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祛风止痒当归四逆散和玉真散。

  1.2应透过局部皮疹表象看到内在整体病机本质

例如: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反复发作5年,多方治疗效不显,表象为面部红斑、干燥、脱屑、灼热瘙痒,口干,大便干,但又怕冷,痛经,月经推迟。舌苔胖大,舌边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单从皮疹辨证,很容易得出血热、血燥、血虚风燥的病机,治以凉血清热、养血润燥之药,结果肯定无效。原因在于我们抛却了整体辨证观。其真正的病机应该是水饮内阻,阳气被郁,津液不能上乘所致。欧师治以温清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之半夏泻心汤和苓甘五味姜辛夏加大黄汤。阳助水饮气化,三焦通畅,津液上承,肌肤濡润,皮疹自能消退。在具体辨证中,强调首辨阴阳。阴阳为辨证的总纲,内在的阴阳失衡,必然形彰于外。治疗以调整阴阳平衡为大法。

  2、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临证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尤重视望诊,即望皮损的色泽、形态及舌苔。 辨治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当以明确疾病为先,病证取舍,以实用为原则。

  如: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临床常见疾病,对于这些疾病西医学目前缺乏成熟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辨证治疗却能取得可靠的疗效。在这种情况下,宜舍其病而重中医之证;

  如药疹,一旦诊断确立,就要及时停用致敏药物、给予对症处理与支持疗法。这个时候如果只求辨证,未明病名,就可能在未停用致敏药物的情况下,一味给予中医药论治,以致于出现病因未除,中药缓不济急,预后不良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舍证从病

   3、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欧师认为:凡疾病的发生总是有其原因的。这里所说的因,是指中医的病因病机,对很多皮肤病来说,现代医学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中医学的因,总不外乎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外伤虫毒、房室劳损、痰饮淤血等,致使人体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   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发病重“痰”“毒”“虚”“瘀”以化瘀解毒、祛痰除湿、调补气血阴阳为治疗大法,欧师常用方有:四虫汤、玉真散、五虎追风散、活络效灵丹、六味地黄汤等。常用药物选:全虫、蜈蚣、蕲蛇、天南星、法半夏、乳香、没药、当归、生地、黄芪等。

  4、取类比象,直观论治

  《素问》曰“夫圣人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欧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从中医“意象”思维方法,延伸了“中医直观论治”理论,运用取类比象法,创直观论治五法—“以色治色、以形治形、以皮治皮、寓搔意治瘙痒、以毒攻毒”,   例如采用黑色类药物治疗白癜风等色素减退性皮肤病,黑色药物入肾,肾水生金,以治肺金本色之病;用白色类药物治疗黄褐斑等色素增加的皮肤病,白色入肺,肺金生水,以治肾水本色之病。选用杉树皮、松树皮、琥珀等象形皮损之外观类药治疗寻常银屑病;若是关节型银屑病则加用有通络止痛之功的“节”类药物,如甘草节、桑枝节、松树节、柳树节等。 选用多皮饮类组方,《成方便读》云:“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即取药材之皮部入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如玫瑰糠疹或类银屑病、慢性荨麻疹等,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优于常规的西药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不断验证,确有良效,成为“取类比象”在皮肤科成功应用的典范。

1、学名医,首先要学好做人

学习中医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身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名老中医都具有如下共同特质:勤奋好学,虚怀若谷;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精神从老师那里不但要学习治学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更要学习他高尚的医德、敬业的精神、谦和的态度、勤勉的作风。

  2、学中医,必须要熟读经典

  欧师常讲:要想学好中医,做一名医,就必须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熟读中医经典。古今诸多名医,除大症,起沉疴,都与他们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深厚的功底分不开。

  3、做临床,一定跟师临证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多临床、多实践,中医师承“手把手”的教育,跟师学习一定要多临证,跟师侍诊,做好笔记,不懂就问。

  4、跟名师,关键要学习治学方法

  要善于总结老师在临床的诊疗规律、用药规律;要善于学习老师的辨证思路、用药技巧;还要不断总结积累,分析领悟和总结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做到四勤:勤读、勤问、勤悟、勤总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