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四)

2014年03月07日 70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9)

第十六节

枕神经痛

一、概述

       枕神经痛是枕大神经痛和枕小神经痛的合称,是一种以枕部和项部发作性剧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常因受寒引起; 后者继发于颈椎病、椎管内病变、脊髓空洞、枕部外伤、感染等。

       枕神经痛属于中医“头痛”、“偏头痛”范畴,多由风痰痹阻,肝胆火旺,痰浊上扰清窍,导致头部络脉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二、诊断要点:

1.疼痛位于枕后、枕下部,放散到项部、头顶部,呈发作性。

2.疼痛性质似针刺或刀割样放射痛,有时为跳痛。

3.向对侧转头时而被诱发,打喷嚏、咳嗽时加重。

4.枕后、项部可触及压痛点。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后项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风池、风府、大椎、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 大椎、风池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向颅内、向四周扩散并向上传导,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 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头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和头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风池穴热感深透至颅内并向周围扩散,灸大椎穴热感透 至颅内并传至头顶,灸阳陵泉穴热感可沿一定路线传至头顶。

六、典型病例

病例1:梅某某,男,43岁,电脑工程师,于2005年3月21日就诊。主诉:头顶后半部发作性疼痛3月余,加重3天。患者诉3月前因连续加班工作而出现后枕部疼痛,并向头顶部放射,疼痛时有压迫感、紧箍感,常因头部转动、咳嗽、喷嚏而加剧,到附近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枕神经痛”,经药物(具 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症状消失,后每于天气变化、情绪紧张或感冒而诱发疼痛,发作时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心情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天前因天气变化而复 出现后枕部疼痛,伴头晕、心烦,睡眠不佳。现求治于我科。症见:痛苦状面容,面色苍白,头晕,心烦,食欲不振。查:舌质淡苔薄,脉弦。耳后(风池穴附近)有压痛,接触性疼痛。颈椎CT检查示无明显异常。经查,双风池穴、右阳陵泉穴出现腧穴热敏化,即于双风池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扩散至整个后 脑,自觉头皮温热舒适,热流如“水注”入里,在颅内涌动,10分钟后热流扩散至整个头颅,自觉头面部滚热,颜面潮红,该灸感持续约28分钟后逐渐回缩,扩 热、透热现象消失,并双风池穴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右阳陵泉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呈片状沿右大腿外侧上传于腹部,相继于右天枢穴、右中府穴施热敏化穴 “接力”温和灸, 热流即呈线状沿右颈外侧上传于右枕部。该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渐沿传导路线回缩至右阳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时患者诉心情放 松,无头痛。次日复诊,诉昨晚熟睡6小时,疼痛减轻,继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刘某某,女,62岁,于2005年11月27日就诊。主诉:左侧后脑持续性疼痛1个月。诉1月前感冒后出现左侧后脑疼痛,放射至颈项 部,咳嗽或头部转动时疼痛加剧,到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枕神经痛”,采用西药(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但仍疼痛,现左侧头项后半部刺痛,放射至颈项部,头晕,恶心,心情烦躁。现求治于我科。查:舌质红苔薄,脉弦细。左耳后(风池穴附近)有明显压痛,且皮肤痛觉过敏。经查,左风池穴、大椎穴探及腧穴热敏 化,即于上述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5分钟后两股热流扩散并汇合成片, 10分钟后热流向颅内扩散,深达2寸(同身寸),自觉头颅皮温渐升高,由温热感渐觉滚热,该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上述两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疼痛感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五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嘱患者自灸风池穴,每日一次,每穴半小时,连续治疗15天,以 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代某某,女,57岁,于2005年12月9日就诊。主诉:右侧后枕部和颈部持续性疼痛24天。诉2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后枕部和颈 部剧痛,咳嗽、喷嚏或头部运动时疼痛加重,被迫保持头部微向前倾,后枕部皮肤痛觉过敏。立到附近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枕神经痛”,用中、西医治疗(具体 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现头部保持前倾式,右侧后枕部、颈部疼痛,后枕部皮肤痛觉过敏,现来我科求诊。查:舌质暗苔薄,脉沉弦。右侧枕外隆突与右侧乳突联线中点稍内(枕大神经压痛点)有明显压痛。经查,左风池穴、大椎穴处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左风池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热流向颅内渗透,数分钟后感热流呈 片状向头顶部扩散,立于百会穴施“接力”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沿督脉向前额扩散,并感前额有压迫感,自觉整个头部温热,颜面潮红,该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 渐回缩至百会穴并感皮肤灼热,百会穴乃停灸,继灸左风池穴10分钟后,左风池穴皮肤灼热,乃停灸,换灸大椎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在颈项部扩散,10分钟后热 流向颅内扩散,感热流在近枕骨处周围颅内团团涌动,热流向后颈部扩散至肩部,感整个颈部轻松,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由颅内及后颈部渐回缩至大椎,透 热减轻,继灸20分钟后施灸点皮肤苍白,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期间诉整个头项后部舒适,不需保持前倾姿势。次日复诊,,见大椎穴皮肤有一 2.0×3.0cm大小水泡,即给予消毒处理。十日后复诊,灸疮未见红肿,疼痛明显减轻,经查,风府穴探及腧穴热敏化,继按上述方法于风府穴施热敏化穴瘢痕灸一次,十日后复诊,病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