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女性慢性盆腔痛可能是得了哪些妇科病?

2020年08月04日 80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一般是指由各种功能性或(和)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表现为盆腔及其周围组织的非周期性疼痛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时间至少持续3-6个月,严重至足以导致功能丧失或需要治疗,且与妊娠无关。慢性盆腔痛的可能病因有多种,可源自盆腔内任何器官系统的病变或功能障碍。并且,无论是否有可识别的解剖学病变,慢性盆腔痛也可以是一种中枢性疼痛综合征。那么女性的慢性盆腔痛有可能得了哪些妇科疾病?



妇科病因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粘连和盆腔静脉瘀血等。其他不太常见的病因还包括卵巢残余物综合征、残留卵巢综合征和妇科恶性肿瘤等。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慢性盆腔痛的最常见妇科原因,大约 71-87%的内异症患者有慢性盆腔痛,内异症也是妇科腹腔镜评估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时最常做出的诊断,因慢性盆腔痛进行手术的女性中,20-80%诊断为内异症。2020年3月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发表的慢性盆腔痛共识中提到,慢性盆腔痛患者中有70%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患者盆腔疼痛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虽然存在严重的疼痛症状,但是无明确的病理检查结果支持,故目前内异症与慢性盆腔痛的具体相关性仍不明确。已在近10%无盆腔痛的女性中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些重度难治性盆腔痛患者却可能几乎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病变。所以,妇科医师需要治疗有症状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要努力识别和治疗患者的其他可能导致疼痛原因。与一般人群相比,成人和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中同时存在其他疼痛综合征的几率更大。


(2)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发生于女性上生殖道的急性亚临床感染,累及子宫、输卵管和/或卵巢。慢性盆腔痛可能是PID患者感染的远期后遗症,或者是由慢性亚临床感染导致。PID后引起慢性盆腔痛的概率是20%,而3次或多发PID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可能性为 67%。目前尚未充分明确PID经常导致慢性盆腔痛的潜在原因,可能与炎症后输卵管与卵巢以及盆腔的形态结构异常有关,因PID可以导致盆腔粘连,疼痛也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


(3)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病程初期表现为痛经、性交痛,病程进展严重时表现为非周期性下腹痛和性交困难,即慢性盆腔痛。子宫腺肌病导致痛经和慢性疼痛的机制可能包括包裹于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岛发生出血和肿胀,以及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增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子宫腺肌病与慢性盆腔痛之间的关系。虽然一些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异常出血和慢性盆腔痛有关,但也常常在无症状患者中发现子宫腺肌病。


(4)粘连:盆腔粘连可以因为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手术后引起,粘连所引起的盆腔痛约占慢性盆腔痛的1/3。在腹腔镜疼痛定位诊断时发现,粘连所导致的疼痛与粘连带的张力有关,当粘连带松弛时,单纯触及粘连组织并不引起疼痛,但是不论是提起粘连带还是牵拉粘连周围组织,使粘连带伸展开来并具有一定张力时,疼痛就会产生。粘连带的性状也与疼痛有关:粘连肥厚、有明显血管,甚至见到血管充血扩张时,更容易引起疼痛。研究显示,在部分粘连带中含有神经组织。粘连松解术可以使 60-90%因粘连而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得以缓解,但不能彻底治愈盆腔疼痛,可能是因为术后盆腔、腹腔内新的粘连病灶的形成。


(5)盆腔静脉瘀血:该疾病尚有争议,目前还没有经过验证的诊断标准。该病具有如下特征性症状:盆腔痛、盆腔压迫感、深部性交痛、性交后疼痛及久站后疼痛加剧,并且影像学检查发现盆腔静脉曲张(子宫静脉和卵巢静脉扩张)、血流减慢。多见于育龄妇女,平均发生年龄为33岁,可能与卵巢功能活跃,血液供应丰富,而血管壁弹性或结构存在缺陷,致使血液瘀滞、血管扩张有关。


(6)子宫肌瘤:肌瘤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或肿块相关症状。慢性疼痛并非是子宫肌瘤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但可发生于子宫肌瘤小至2cm3的患者。一项国际人群调查研究显示,子宫肌瘤患者的慢性盆腔痛发生率接近15%,而没有子宫肌瘤的患者为3%。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粘连和盆腔静脉瘀血等。其他不太常见的病因还包括卵巢残余物综合征、残留卵巢综合征和妇科恶性肿瘤等。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慢性盆腔痛的最常见妇科原因,大约 71-87%的内异症患者有慢性盆腔痛,内异症也是妇科腹腔镜评估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时最常做出的诊断,因慢性盆腔痛进行手术的女性中,20-80%诊断为内异症。2020年3月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发表的慢性盆腔痛共识中提到,慢性盆腔痛患者中有70%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患者盆腔疼痛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虽然存在严重的疼痛症状,但是无明确的病理检查结果支持,故目前内异症与慢性盆腔痛的具体相关性仍不明确。已在近10%无盆腔痛的女性中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些重度难治性盆腔痛患者却可能几乎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病变。所以,妇科医师需要治疗有症状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要努力识别和治疗患者的其他可能导致疼痛原因。与一般人群相比,成人和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中同时存在其他疼痛综合征的几率更大。


(2)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发生于女性上生殖道的急性亚临床感染,累及子宫、输卵管和/或卵巢。慢性盆腔痛可能是PID患者感染的远期后遗症,或者是由慢性亚临床感染导致。PID后引起慢性盆腔痛的概率是20%,而3次或多发PID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可能性为 67%。目前尚未充分明确PID经常导致慢性盆腔痛的潜在原因,可能与炎症后输卵管与卵巢以及盆腔的形态结构异常有关,因PID可以导致盆腔粘连,疼痛也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


(3)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病程初期表现为痛经、性交痛,病程进展严重时表现为非周期性下腹痛和性交困难,即慢性盆腔痛。子宫腺肌病导致痛经和慢性疼痛的机制可能包括包裹于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岛发生出血和肿胀,以及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增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子宫腺肌病与慢性盆腔痛之间的关系。虽然一些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异常出血和慢性盆腔痛有关,但也常常在无症状患者中发现子宫腺肌病。


(4)粘连:盆腔粘连可以因为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手术后引起,粘连所引起的盆腔痛约占慢性盆腔痛的1/3。在腹腔镜疼痛定位诊断时发现,粘连所导致的疼痛与粘连带的张力有关,当粘连带松弛时,单纯触及粘连组织并不引起疼痛,但是不论是提起粘连带还是牵拉粘连周围组织,使粘连带伸展开来并具有一定张力时,疼痛就会产生。粘连带的性状也与疼痛有关:粘连肥厚、有明显血管,甚至见到血管充血扩张时,更容易引起疼痛。研究显示,在部分粘连带中含有神经组织。粘连松解术可以使 60-90%因粘连而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得以缓解,但不能彻底治愈盆腔疼痛,可能是因为术后盆腔、腹腔内新的粘连病灶的形成。


(5)盆腔静脉瘀血:该疾病尚有争议,目前还没有经过验证的诊断标准。该病具有如下特征性症状:盆腔痛、盆腔压迫感、深部性交痛、性交后疼痛及久站后疼痛加剧,并且影像学检查发现盆腔静脉曲张(子宫静脉和卵巢静脉扩张)、血流减慢。多见于育龄妇女,平均发生年龄为33岁,可能与卵巢功能活跃,血液供应丰富,而血管壁弹性或结构存在缺陷,致使血液瘀滞、血管扩张有关。


(6)子宫肌瘤:肌瘤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或肿块相关症状。慢性疼痛并非是子宫肌瘤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但可发生于子宫肌瘤小至2cm3的患者。一项国际人群调查研究显示,子宫肌瘤患者的慢性盆腔痛发生率接近15%,而没有子宫肌瘤的患者为3%。


还有一些女性,除慢性疼痛外,不能确立其他疾病的诊断,通常将这种情况归类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能是由中枢敏化导致。中枢敏化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可增强和维持疼痛感的功能障碍,并能导致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介导性症状。此疾病的特征一般是多灶性疼痛和同时发生躯体化症状,例如乏力、记忆困难和睡眠不佳,几乎发生于每种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盆腔痛是多种潜在病因的最终症状。虽然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单种疾病很多,但慢性疼痛常常是几种疾病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其中每种疾病均可促成疼痛的发生。例如,一名女性可能同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性膀胱炎及肌痉挛相关的盆底疼痛。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患有>1种疾病比仅有1种疾病的情况更常见,也比仅有1种疾病时的疼痛程度更高,但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符合疾病的病变程度或数量。评估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且许多病因为慢性问题,不一定能治愈,因此需要患者配合医师进行充分评估诊断和长期的疼痛管理。下一期的推送中我们将介绍“女性慢性盆腔痛还可能不是因妇科病”,期待您对慢性盆腔痛专题的持续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