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春暖花开,幼儿警惕传染病

2016年03月10日 90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春暖花开是小儿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加上春节前后的人口流动,影响小儿健康的病毒细菌蠢蠢欲动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了解疾病知识,才能有效预防,让孩子们在春天里茁壮成长。

       1、流行性感冒

       易感人群包括:5 岁以下儿童,伴有伴有肺、心疾病的患儿,有免疫缺陷的患儿,及其他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症状:大部分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在 1-3 天的潜伏期后会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喉咙痛、流涕、鼻塞、肌肉酸痛等症状。多数症状在 3-5 天后可自行缓解,但咳嗽和疲倦感可能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儿除呼吸系统症状之外,还可能伴随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以及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如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他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还有细菌感染、心肌炎、心包炎、喉炎、支气管炎、气管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脑炎、脑病等。也导致急性肺损伤并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切不可大意。

       诊断:根据接触史,症状可以做出临床诊断。也可以做鼻咽拭子或分泌物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检测协助诊断。

       治疗:鼓励有流感症状或体征的高危人群及时接受病毒检测,并尽早开始应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标准疗程为 5 天,对于呼吸衰竭和长时间存在下呼吸道病毒复制的重症患者,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病例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危及生命。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等。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若手足口病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需及时复诊。

       3、水痘

       水痘是由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小水疱,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迅速结痂。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有瘙痒感。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水痘患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4、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大嘴巴”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睾丸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

       5、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可: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

       6、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全身皮肤潮红,可见呈鲜红色,针头大小皮疹,有些象“鸡皮疙瘩”,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早诊断、正确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1、家中必须要每天开窗自然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天至少两次,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幼儿玩具、用具定期消毒。

       3、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通风差的地下商场、游乐场所。

       4、接种疫苗。幼儿应按规程接种疫苗,有漏种的要及时补种。

       5、多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要合理安排好作息。

       6、注意冷暖。春季气候多变,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饮食,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7、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由于许多传染病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因此幼儿出现发热、咳嗽、出皮疹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正确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