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本信息

  • 科室: 耳鼻咽喉科 
  • 别名: 扁桃体癌
  • 症状: 食积口臭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暂无

概述

扁桃体恶性肿瘤为口咽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者,据国外报道,扁桃体癌占所有癌肿的1.5%~3%,占上呼吸道癌的8%。国内报道,扁桃体恶性肿瘤发病率更低,上海调查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31%(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教研组,1959)或0.5%(金丕焕等,1963);原北京协和医学院耳鼻喉科统计,扁桃体恶性肿瘤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3.4%,占咽部恶性肿瘤的9.7%,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吴恒兴报道治疗的肿瘤患者中,扁桃体癌占2.38%;上海肿瘤医院10年间(1949~1958)收治的耳鼻咽喉癌肿病例中,扁桃体癌占2.06%;据吴培俭报道(1964)扁桃体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只占耳鼻喉科住院患者总数的0.27%。此病以男性为多。[收起] 扁桃体恶性肿瘤为口咽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者,据国外报道,扁桃体癌占所有癌肿的1.5%~3%,占上呼吸道癌的8%。国内报道,扁桃体恶性肿瘤发病率更低,上海调查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31%(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教研组,1959)或0.5%(金丕焕等,1963);原北京协和医学院耳鼻喉科统计,扁桃体恶性肿瘤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3.4%,占咽部恶性肿瘤的9.7%,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吴恒兴报道治疗的肿瘤患者中,扁桃体癌占2.38%;上海肿瘤医院10年间(1949~1958)收治的耳鼻咽喉癌肿病例中,扁桃体癌占2.06%;据吴培俭报道(1964)扁桃体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只占耳鼻喉科住院患者总数的0.27...[详细]

病因

一般认为长期的炎症刺激,使黏膜上皮变质,常为其诱因,如外伤、烧伤、梅毒等损害所致之瘢痕组织、过度角化症、白斑病、红细胞破碎症等均为癌前期的因素。长期大量吸烟,可促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水肿、充血、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与扁桃体癌的发生有关。
原武汉医学院所见201例扁桃体恶性肿瘤中,长期吸烟者96例,嗜酒者21例,长期咽部炎症史者61例,有梅毒史者5例。有明显家族肿瘤史者6例。所占比例不大。

发病机制

扁桃体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其内为淋巴组织,可发生相应的恶性肿瘤,如鳞状上皮癌,淋巴上皮癌及各种类型之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霍奇金病等)。国内报道,以癌肿稍多,恶性淋巴瘤略少。
各类恶性肿瘤的表现及发展情况各有其特点,鳞癌多为外生型肿物,表面易溃烂,呈菜花形,易转移至颈上淋巴结,以后向下颈部、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转移。淋巴上皮癌发生于黏膜下,在浅层扩展,很少浸润深部组织,至晚期可发生溃疡;早期即可转移至颈淋巴结。恶性淋巴瘤亦发生于黏膜下,瘤体大而无溃疡,呈硬结节状或充血肿胀,可出现以下3种临床类型:①阻塞型,生长迅速,无溃疡,瘤体大,妨碍吞咽及呼吸;②炎症型,反复炎症发作,体温升高,犹如扁桃体周围炎,但不易完全消退;③早期转移型。[收起]
扁桃体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其内为淋巴组织,可发生相应的恶性肿瘤,如鳞状上皮癌,淋巴上皮癌及各种类型之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霍奇金病等)。国内报道,以癌肿稍多,恶性淋巴瘤略少。
各类恶性肿瘤的表现及发展情况各有其特点,鳞癌多为外生型肿物,表面易溃烂,呈菜花形,易转移至颈上淋巴结,以后向下颈部、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转移。淋巴上皮癌发生于黏膜下,在浅层扩展,很少浸润深部组织,至晚期可发生溃疡;早期即可转移至颈淋巴结。恶性淋巴瘤亦发生于黏膜下,瘤体大而无溃疡,呈硬结节状或充血肿胀,可出现以下3种临床类型:①阻塞型,生长迅速,无溃疡,瘤体大,妨碍吞咽及呼吸;②炎症型,反复炎症发作,体...[详细]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为咽部不适、异物感,一侧咽痛,吞咽时较明显,多未引起重视。晚期咽痛加剧,引起同侧反射性耳痛,吞咽困难,讲话含糊不清,呼吸困难等。

并发症

局部病变不显著,早期有颈淋巴结转移。淋巴肉瘤可同时发生于双侧扁桃体,或发展为肉瘤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排除血液病变及炎症。细胞学检查:扁桃体脱落细胞检查或颈淋巴结穿刺作细胞学检查,有一定价值。对确定诊断和在治疗中观察表面复发有帮助。活组织检查:应在溃疡边缘取材,包括一部分正常组织;或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取材。取材须避开大血管,且不宜过深,以免出血。一次阴性应反复活检,必要时摘除整个扁桃体作活检,最为可靠。亦可切下肿大的颈淋巴结作活检,但有扩散瘤细胞的危险,应极慎重。但目前仍以活组织检查为必要的和可靠的方法。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摄片检查:鼻咽、口咽侧位片可了解扁桃体恶性肿瘤有无向鼻咽或喉咽部扩展,必要时可吞钡摄片(钡剂造影)。胸部摄片以排除肺部转移。淋巴管造影术:扁桃体淋巴管穿出咽侧壁后,组成4~6支汇入颈静脉链前面的二腹肌下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肿大者,采用淋巴管造影术,有一定诊断价值。

诊断

扁桃体恶性肿瘤自发觉症状至就诊确诊时间,长短不一。肉瘤生长迅速,多在3~6个月之内发觉与确诊,但亦已至晚期,故应争取早期诊断,进行治疗。诊断方法如下:
1.详细询问病史 年龄40岁以上,长期咽部不适、异物感、持续性轻微咽痛,经抗感染治疗不愈而症状加重者,应怀疑有癌瘤的可能,必须进行详细检查。
2.仔细的检查
(1)局部检查:详查口咽腔,注意扁桃体大小,有无溃疡,腭弓、软腭、牙龈、舌根、咽壁形态,软腭活动时是否对称,伸舌张口有无困难。手指触诊扁桃体及腭弓,查其有无发硬、触痛,扁桃体隐窝口有无血性分泌物溢出,扁桃体活动度如何,舌扁桃体沟是否存在等。
一侧扁桃体肿大充血,伴有经久不愈的溃疡、吞咽痛,并有颈淋巴结肿大,又无高热与炎症者,癌肿的可能性很大。
一侧扁桃体肥大充血或肥大变硬,虽无明显颈淋巴结肿大,亦应考虑有癌肿可能;如同时有颈淋巴结肿大者,更应注意。
(2)全身检查:患者是否清瘦,有无恶病质,内脏有无肿块,心肺是否正常,特别要详查颈前、颈后、颌下、颏下、锁骨上等区淋巴结有无肿大,其大小、硬度及活动度等情况。
(3)X线摄片检查:鼻咽、口咽侧位片可了解扁桃体恶性肿瘤有无向鼻咽或喉咽部扩展,必要时可吞钡摄片(钡剂造影)。胸部摄片以排除肺部转移。
(4)血液常规检查:排除血液病变及炎症。
(5)细胞学检查:扁桃体脱落细胞检查或颈淋巴结穿刺作细胞学检查,有一定价值。对确定诊断和在治疗中观察表面复发有帮助。
(6)活组织检查:应在溃疡边缘取材,包括一部分正常组织;或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取材。取材须避开大血管,且不宜过深,以免出血。一次阴性应反复活检,必要时摘除整个扁桃体作活检,最为可靠。亦可切下肿大的颈淋巴结作活检,但有扩散瘤细胞的危险,应极慎重。
(7)淋巴管造影术:扁桃体淋巴管穿出咽侧壁后,组成4~6支汇入颈静脉链前面的二腹肌下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肿大者,采用淋巴管造影术,有一定诊断价值。
以上诊断方法,目前仍以活组织检查为必要的和可靠的方法。[收起]
扁桃体恶性肿瘤自发觉症状至就诊确诊时间,长短不一。肉瘤生长迅速,多在3~6个月之内发觉与确诊,但亦已至晚期,故应争取早期诊断,进行治疗。诊断方法如下:
1.详细询问病史 年龄40岁以上,长期咽部不适、异物感、持续性轻微咽痛,经抗感染治疗不愈而症状加重者,应怀疑有癌瘤的可能,必须进行详细检查。
2.仔细的检查
(1)局部检查:详查口咽腔,注意扁桃体大小,有无溃疡,腭弓、软腭、牙龈、舌根、咽壁形态,软腭活动时是否对称,伸舌张口有无困难。手指触诊扁桃体及腭弓,查其有无发硬、触痛,扁桃体隐窝口有无血性分泌物溢出,扁桃体活动度如何,舌扁桃体沟是否存在等。
...[详细]

治疗

根据病变范围及病理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放射线敏感的恶性淋巴瘤及未分化癌,或因病变范围较广、手术难以切除的高分化鳞癌宜用放射治疗,同时配合化疗及免疫治疗。病变局限于扁桃体可行扁桃体切除加经颌-胸大肌皮瓣手术;下颌角下方淋巴结肿大者,行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

预后

扁桃体区包括扁桃体、舌腭弓和咽腭弓,此区内的肿瘤由于原发部位不同,其扩散方式、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