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吃饱了就犯困?可能真的是有病!

2015-09-25 来源:微医

如果经常饭后犯困,吃完就身体疲惫,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通常来说,饭后感到困倦是因为吃进大量的食物以后,体内大量的血液跑到了胃肠,使大脑缺血而出现犯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过,如果长期“饭困”,可能有别的原因作怪。

看病就用精准预约。一份病历,约对名医>>>


1、长期吃饭犯困或患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被摄入之后,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构成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随后,胰腺会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细胞允许葡萄糖进入,作为能量储存或者被立即使用。

然而,美国杜克大学综合医学研究中心营养学家贝思,里尔顿博士表示,日常饮食中,一次摄入太多的白糖、白面粉和甜饮料等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血糖突然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使得胰岛素受体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细胞停止接收葡萄糖,导致过量的葡萄糖堆积在血液里。与此同时,胰腺则“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如此恶性循环,使得人体器官负担过重,得不到休息,出现昏昏欲睡、疲劳透支等感觉。长此以往,发生慢性胰岛素抵抗。

医生建议,选择更复杂一些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大麦、燕麦、藜麦、小麦、糙米等全谷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其中不包括果汁)。这些食物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消化,使血糖平稳上升。此外,饭后不应该立即坐在沙发上,而要适当活动,比如,散步15分钟、洗碗或拖地等,帮助身体更快更有效地处理刚刚摄入的大量葡萄糖。

2、吃饭犯困也可能是脾虚

在门诊诊疗过程中,有不少人都会诉说饭后易困,经把脉问诊发现,这些患者中大多有脾虚问题。为什么脾虚的人饭后易困呢?

这还得从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讲起。当食物进入胃部,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上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其后,通过脾气的帮助,使精气上归于肺,再由肺送到全身各部以滋养脏腑、器官……当脾气健康运行时,人的消化功能就好,机体表现为精力充沛;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时,脾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运输与消化这项任务,就需要机体调动更多的气血来完成这项工作。

脾主运化和升清,当饭后脾的工作量骤然增加,脾系统就需要更多的气血来帮助它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这必然导致身体的其他脏器血气供应减少。当大脑气血供应减少,就会出现困倦的症状。脾虚较轻的会出现饭后易困的症状,但自己尚能控制不去睡觉;脾虚较严重的人,饭后必须睡觉;更有甚者,开始吃饭没多久就困倦得无法控制。

医生建议,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及时调理,使脾脏功能保持正常。中医认为,脾虚一般有脾气虚和脾阳虚,除了饭后易困,若还伴有疲倦、肢体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烂、舌淡脉弱,多为脾气虚,可以口服四君子汤治疗,亦可以用黄芪、党参、山药、茯苓各15克煲猪瘦肉汤喝;若还伴有四肢不温、下腹部冷感、大便稀溏,则属脾阳虚为主,可以适当进食些生姜、胡椒、蒜、葱之类。当然,如果是服用中药汤剂,最好还是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才更有效和更安全。

3、老年人饭困可能是脑缺血

很多老年人都有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脑供血不足等问题。饭后由于血液重新分配,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脑部血供相应减少。

提升提醒,如果发现家里的老人(尤其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常常有“饭困”现象,应予重视,建议到医院做相关专科检查,按医嘱服用降血脂、改善脑循环及抗凝药物,以防脑缺血引发脑梗塞的发生。

挂号网微医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