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40条结果

  • 足月儿早期症状为嗜睡,进奶差伴呕吐,接着可发生角弓反张,眼球凝视,惊厥和死亡。在早产儿中,核黄疸可能并不表现可认识的临床体征。核黄疸可导致以后儿童期的智能发育迟缓,手足徐动样大脑瘫痪,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和眼球向上凝视的麻痹,尚不明确减轻胆红素脑病的程度是否能减轻神经系统的损害(如感知-运动障碍和学习困难)。   没有一种可靠的实验能确定某一新生儿发生核黄疸的危险,确诊是通过尸体解剖。   核黄疸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重度黄疸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
    常崇旺 主治医师 2015-02-15 12:16:30
  • )时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但通常要以游离胆红素的升高为主。  “核黄疸”后的脑瘫有何表现?  核黄疸后的患儿多数为手足徐动型脑瘫,由于脑基底核等部位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患儿出现锥体外系受损症状或体征,及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主要表现为四肢不自主的、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紧张时加重;颜面肌肉、发音、构音器官也受累,表现流口水,咀嚼困难,语言障碍;听力失常等。  小儿脑瘫患者的小儿脑瘫症状可以是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可以是一个,可以是几个,可以是妊娠期的原因,也可以是出生后的原因。核黄疸和小儿脑瘫有什么关系?  1、轻症核黄疸  可因各种血型配伍不合及生理性原因所致,常在生后24~36h出现黄疸及肝,脾肿大
    常崇旺 主治医师 2019-04-16 10:54:18
  • 在生后24~36h出现黄疸及肝,脾肿大,第4天后黄疸逐渐消退,不产生明显的神经症状。  2、重症核黄疸  患儿出生时或生后数小时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常有肝,脾肿大及心脏扩张,伴水肿和贫血,皮肤及黏膜出血点等;3~5天婴儿变得倦怠,吸吮无力及呼吸困难,可有呕吐,昏睡,肌强直,角弓反张,眼球上翻,痫性发作及屏气青紫发作等,以及舞蹈或手足徐动样动作,指划动作,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部分病例可有痉挛性瘫,若不及时治疗,多数病例可在数天至2周内死亡,患儿即使存活也常遗留精神发育迟滞,耳聋和肌张力减低等,不能坐,立和行走,出牙后牙釉质可有绿色素沉着,新生儿出现锥体外系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应考虑
    廉民学 副主任医师 2018-07-17 00:18:55
  • 核黄疸”又名胆红素脑病,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基底核,视丘下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导致脑性瘫痪。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 一般分四期:警告期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 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大约经过半天到1天进入痉挛期。痉挛期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经治疗幸存患儿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后遗症期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
    花少栋 主任医师 2018-08-02 23:31:57
  • 核黄疸”又名胆红素脑病,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基底核,视丘下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导致脑性瘫痪。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年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  早期: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大约经过半天到1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经治疗幸存患儿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廉民学 副主任医师 2018-12-13 18:17:16
  • 脑瘫是一种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主要造成的原因就是早产、难产、窒息、缺氧以及小儿黄疸,其中小儿黄疸是造成手足徐动性脑瘫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最典型的脑瘫症状就是肢体爱不随意运动,特别是在紧张的情况下,要是在睡眠的情况下,孩子又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说道脑瘫治疗,最佳的手段就是通过手术治疗,传统的脑瘫康复训练一般效果都是不理想的。手足徐动性脑瘫的治疗对于手足徐动性脑瘫的治疗,可以采用颈动脉外膜剥脱术,通过双侧颈动脉外膜剥脱,来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来促进未被损毁的脑细胞生长、发育,使感觉运动神经得到完全的释放,使全身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从而改善患者的扭动、流涎、语言、智力、多动等一系列脑瘫症状,同时
    常崇旺 主治医师 2020-11-10 14:50:27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宝爸宝妈们经常会遇到的,但宝爸宝妈们很少知道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要进行干预。这是因为新生儿黄疸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可以导致核黄疸,那核黄疸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核黄疸其实是重度的新生儿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当新生儿黄疸达到一定程度后,胆红素便跨过血管壁,进入脑组织去将中枢神经细胞核染成黄色,所以叫做“核黄疸”。神经细胞被它染色之后,不能进行能量代谢,于是发生变性坏死,就会形成不可逆的损伤。
    万彩红 副主任医师 2019-01-10 18:00:34
  • 因母婴血型不合(ABO或Rh等)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临床以黄疸、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为特征。当母体存在与其胎儿不配的血型抗体IgG时,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胎儿红细胞与之结合而发生溶血。若溶血超过代偿能力时即出现贫血,并刺激髓外造血,致肝脾肿大。大量溶血造成重度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全身水肿。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在胎盘内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肝脏处理,故胎儿娩出时黄疸并不明显。出生后,胆红素代谢完全在新生儿体内进行,由于其胆红素代谢功能不足,故患儿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未积极治疗,血清总胆红素上升过高,游离的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与基底神经节等脑组织结合,导致核黄疸。患儿
    赵立书 医师 2021-12-14 23:03:11
  •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溶血?对常见的ABO血型不合来说:第一种情况为:母O型,胎儿A或B型;第二种情况为:母A或B型,胎儿B、AB型或A、AB型,其中前一种情况多见,后一种情况少见。对于Rh血型系统:当母Rh阴性,胎儿Rh阳性时,会发生溶血。ABO血型不合可见于第一胎,临床溶血症状较轻,个别较重。Rh血型不合在我国较少见,第一胎不发病,临床表现的症状较为严重。新生儿溶血如及早诊断治疗,治愈率较高,比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未及时诊断治疗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核黄疸则会遗留智力低下、听觉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及早诊断、治疗是关键。症状体征:1、ABO血型不合多于生后第二天出现黄疸,4-5天达
    袁振武 主治医师 2018-03-09 21:26:12
  • 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时期黄疸颇为常见,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新生儿的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部分病理性黄疸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胆红素脑病(也称核黄疸),是引起脑性瘫痪和扭转痉挛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生理性黄疸是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所致的黄疸。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是由多种致病原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增高(包括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所致。一般有以下特点:黄疸出现早,在生后24
    廉民学 副主任医师 2018-09-18 10:37:56
1 2 3 4 5